《拉康精神分析介绍性辞典》
《拉康精神分析介绍性辞典》
2023-04-08
焦虑
拉康把焦虑链接于他的实在界概念,始终处在象征化之外且因此缺乏任何可能中介的一个创伤性元素。
这一实在界即“不再是任何对象的一个本质性对象,然而此种事物却面对着所有话语的终结与一切范畴的失败,是焦虑的绝佳对象。”
拉康在其有关小汉斯个案的分析中指出,焦虑发生在当主体于想象的前俄狄浦斯三角与俄狄浦斯四元组之间游移不定的时刻上。正是在此一结点上,汉斯在幼儿手淫中感受到了其实在的阴茎。焦虑之所以产生,便是因为他如今可以衡量他因之而得到母亲喜爱的那个东西(即他作为想象的阳具的位置)与他实际上不得不交付的那个东西(即他无足轻重的实在的器官)之间的差异。焦虑恰恰是因为主体被悬搁在了他不再知道自己置身于何地的时刻与他再也无法重新寻回其自身的未来之间。借由实在的父亲的阉割性干预,汉斯便有可能从此种焦虑中被解救出来,然而这却并未发生,父亲未能干预进来以便使汉斯同其母亲相分离,故而汉斯便发展出一种恐怖症,作为对于此种干预的替代。从拉康有关小汉斯的说明中再度显现出来的是,引起焦虑的并非是与母亲的分离,而是与母亲分离的失败。因此,阉割非但不是焦虑的首要来源,反而实际上是把主体从焦虑当中解救出来的东西。
焦虑与欲望之间的关系
焦虑是在对象丢失之时对欲望进行支撑的一种方式,而与此相反,欲望则是对于焦虑的一种补救,是比焦虑本身更易于承受的某种东西。焦虑的来源并非总是内在于主体,而是往往可能来自一个他者,正如焦虑会在兽群中从一只动物传递到别的动物那样;“如果说焦虑是一则信号,那么这便意味着它可能来自一个他者”。
焦虑并非没有对象,它只是涉及一种不同类型的对象,一种无法像所有其他的对象那样以同样的方式来加以象征化的对象。这一对象即是对象 a,即欲望的对象因,而焦虑则发生于当某种事物出现在这个对象的位置上的时候。当主体面对着大他者的欲望,却不知道自己相对于那一欲望而言是怎样的对象的时候,焦虑便会发生。
焦虑之于缺失
所有的欲望皆起因于缺失,而焦虑则发生在当这一缺失本身就是缺失的时候。焦虑是一种缺失的缺失,事实上,正是其缺位的可能性,将我们从焦虑中解救了出来。行动搬演与行动宣泄皆是对抗焦虑的最后防御。
焦虑与镜像阶段
即便是在看到自己的镜中映像这样一种往往令人惬意的经验当中,也还是可能会出现镜像遭到修改而突然对我们显得陌生的某种时刻。如此一来,拉康便把焦虑联系于弗洛伊德的“怪怖”概念。
存在
每当拉康把存在与实存对立起来的时候,他都是在把存在的象征功能与实在界中的实存形成对照。因而,某种事物可能“存在”而不“实存”,即当它是从言语中被建构出来,但在实在界中找不到任何对应物的时候(例如:完整的大他者)。反之,某种事物可能“实存”而不“存在”,譬如主体的“无法言说的、愚蠢的实存”便无法被完全化约为一种能指的链接。
存在是在语言中并通过语言而构成的。人类的存在首先是一种言说的存在。
阉割情结
拉康把阉割确定为“对象缺失”的三种形式之一,其他两种形式是挫折与剥夺。与挫折(即一个实在的对象的想象性缺失)和剥夺(即一个象征的对象的实在性缺失)不同,阉割被拉康定义为一个想象的对象的象征性缺失;阉割并非是针对作为一个实在性器官的阴茎,而是针对想象的阳具。拉康有关阉割情结的说明,因而便脱离了简单的生物学或者解剖学的维度:“它不能通过还原为任何生物学的给定来解决。”
拉康把俄狄浦斯情结划分成了三个“时间”。在第一时间上,孩子发觉母亲欲望着某种超出孩子自身之外的东西——想象的阳具,于是便试图为了母亲而成为阳具。
在第二时间上,想象的父亲介入进来,通过颁布乱伦禁忌而剥夺了母亲的对象;严格地讲,这不是阉割而是剥夺。
阉割仅仅实现于最后的第三时间,这个时间代表着俄狄浦斯情结的“消解”。于是,实在的父亲便通过表明他真正拥有阳具而介入进来,以这样一种方式迫使孩子放弃自己成为阳具的企图。
当放弃了自己想要作为母亲欲望的对象时,主体也就放弃了某种“亭乐”,此种享乐是他无论怎么努力都不会重新获得的。“阉割”这一术语也可能并不指涉某种“运作”(想象的父亲或实在的父亲介入的结果),而是指涉早在主体诞生之前便已然存在于母亲身上的某种缺失状态。此一缺失明显可见于她自身的欲望,主体将其看作一种对于想象的阳具的飲望。也就是说,主体在很早的阶段上便认识到,母亲就其本身而言并非是完整的与自足的,她也并不允分满足于自己的孩子,而是对某种别的东西产生欲望。此两种形式的阉割(对母亲的阉割与对主体的阉割)皆给主体呈现了一种选择:要么接受阉割,要么拒绝阉割。拉康认为,只有通过接受(或是“承担”)阉割,主体才能抵达某种程度的精神正常。换句话说,对阉割的承担具有某种“正常化的效果”。
阉割与临床结构
正是对阉割的拒绝处在所有精神病理性结构的根源。然而,因为全然接受阉割是不可能的,所以一种完全“正常”的位置便是从来不会被抵达的。最接近于这样一个位置的是神经症的结构,然而即便在这里,主体也仍旧会通过压抑对阉割的认识来防御大他者中的缺失。这就防止了神经症患者充分承担起他的欲望,因为“正是对阉割的承担造成了欲望被建立在其上的那一缺失”。相较于压抑而言,一种更激进的对抗阉割的防御是拒认,这是性倒错结构的根源。精神病患者则走上了其中最极端的道路,他完全拒斥阉割,仿佛阉割从末存在过似的。对于象征性阉割的此种拒斥,便导致了阉割在实在界中的返回,诸如以肢解的幻觉或甚至是以自行切断实在的生殖器官的形式返回实在界。
防御
如同神经症忠者一样,性倒错者也会“在自己的欲望上进行防御”,因为“欲望是一种防御,是针对在享乐中超出某种界限的禁止”。拉康继而声称:“欲望会涉及一个将其等同于不想要欲望的防御性阶段。”
要求
要求与人类主体最初的无助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促使分析者完全在言语中来表达自己,精神分析的情境便将其放回到了无助的婴儿的位置上,从而激发出退行。
经由要求的中介,一直到童年早期的整个过去都会打开。主体除了要求以外从未做过任何事情,他无法以别的方式存活下来,而我们恰恰从那里继续下去。
拉康将力比多组织的各个阶段重新思考为要求的不同形式。口腔阶段是由被喂养的要求所建立的,这是由主体所发出的一种要求。另一方面,在肛门阶段中,问题就不是主体的要求,而是大他者(在大小便训练中规范孩子的父母)的要求。在这两个前生殖阶段中,要求的满足都遮蔽了欲望,只有在生殖阶段中,欲望才最终得以充分地构成。
欲望
当拉康谈论欲望的时候,他指涉的并不是任何类型的欲望,而姶终都是无意识的欲望。这并非是因为拉康把有意识的欲望看作不重要的,而仅仅是因为正是无意识的欲望构成了精神分析的核心关切。无意识的欲望完全是性欲化的,“无意识的动机仅限于……性的欲望……另一种主要的一般性欲望,即饥饿的欲望、是不被表征的。”
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即在于引导分析者承认有关其欲望的真理。然而,只有当某人的欲望在言语中被道出的时候,承认这个欲望才是可能的:“只有当它在他者的面前被表述、被命名的时候,那个欲望,无论它是什么,才会在该词的充分意义上得到承认。”
然而,至于欲望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以言语来道出,却存在着一个限制,因为“在欲望与言语之间存在着某种根本的不可相容性”,正是此种不可相容性说明了无意识的不可化约性(即事实上,无意识并非是不被知道的东西,而是无法被知道的东西)。尽管就某种程度而言,有关欲望的真理在所有的言语中皆会存在,然而言语却永远无法道出有关欲望的全部真理,只要言语试图去道出欲望,就总是会产生某种残留,某种超出言语的剩余。
重要的是在欲望与冲动之间做出区分。尽管它们两者皆属于大他者的领域(与爱相反),然而欲望是单一的,而冲动则是繁多的。换句话说,冲动是被称作欲望的某种单一力量的一些特殊(部分)表现(尽管也可能有一些欲望没有被表现在冲动之中)。欲望只有一个对象,即对象 a,而且这一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冲动中的各种部分对象所代表的。对象 a 并非欲望所趋向的对象,而是欲望的原因。欲望不是一种与对象的关系,而是一种与缺失的关系。
拉康最经常重复的一则公式即:“人的欲望是(大)他者的欲望。”这句话能够以很多互补的方式来理解,下面便是其中最重要的几种理解:
欲望在本质上是欲望成为一个他者欲望的对象,这既意味着欲望成为一个他者欲望的对象,也意味着欲望得到一个他者的承认。这一点在俄狄浦斯情结的第一“时间”上得到了清楚的闸明,主体在此时间上欲望着成为母亲的(想象)阳具。
只有当一个人欲望的不是身体,而是他者的欲望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他想要“被欲望”或是“被爱”的时候。或者更确切地讲,想要让其个人价值“被承认”的时候,欲望才是人类的欲望……换句话说,所有人类的、人类发生学上的欲望……最終,都会起到一种对于“承认”的欲望的功能。
主体正是作为大他者来进行欲望的,也就是说,主体是从一个他者的立场来进行欲望的。如此的结果便是“人类欲望的对象……在本质上是一个为别人所欲望的对象”。把一个对象变得可欲望的东西,并非是事物本身的任何内在品质,而仅仅是它被另一个人所欲望的这一事实。
“指向一个自然对象的欲望,只有就它被另一个人指向同一对象的欲望所‘中介’而言,才是人类的欲望。只有人类会因为其他人对某种东西的欲望而去欲求其他人所欲求的这个东西。”
对此的原因可以追溯至前面有关人类的欲望即对于承认的欲望的观点;通过欲求一个他者所欲求的东西,我便可以让这个他者承认我占有那一对象的权力、从而让这个他者承认我凌驾在他之上的优越性。
欲望的这一普遍特征在癒症中尤其明显;癒症患者即这样的一种人,她支撑着另一个人的欲望,同时又将另一个人的欲望转变成她自己的欲望。因此,在对一个意症患者的分析当中,重要的就不是要找出她所欲望的对象,而是要发现她从中欲望的位置(即她所认同的主体)。
欲望永远是“对于别的东西的欲望”,因为我们不可能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产生欲望。产生欲望的对象是在不断延宕的,这就是为什么欲望是一则换喻。
从拉康的这句话中显示出来的最重要的一点,即在于欲望是一种社会性的产物。欲望并非看上去是私人事务,而是始终在与其他主体被感知到的欲望的辩证关系中被构成的。
第一个占据大他者位置的人便是母亲,而且孩子也首先会受到她的欲望所支配。只有当父亲通过阉割母亲而将欲望链接于法则的时候,主体才会从对反复无常的母亲欲望的屈从之中被解救出来。
拒认
像弗洛伊德一样,拉康也宣称拒认总是伴随着对于遭拒认之物的一次同时的承认。因而,性倒错者就并不完全是对阉割无知的;他同时知道它并否认它。在拉康这里,这个术语却开始表示两个面向,即对于阉割的同时否认与承认。
拒认即无法接受是缺失导致了欲望,而相信欲望是由某种在场(例如:物神)而导致的。
冲动
冲动之所以不同于生物性的需要,是因为它们永远都无法得到满足,而且它们的目标也不是旨在对象,而是水远环绕着对象。拉康指出,冲动的目的并非抵达一个“目标”,而是跟随它旨在环绕对象的“目的”。因而,冲动的真正目的就并非是某种完全满足的神话性目标,而是旨在返回其循环的路径,而享乐的真正来源便是此一封闭环路的重复性运动。
拉康鉴别出了四种部分冲动,即口腔冲动、肛门冲动、视界冲动以及祈灵冲动。这些冲动中的每一种都是由一个不同的部分对象与一个不同的爱欲源区所指定的。前两种冲动联系着要求,而后两种冲动则联系着欲望。
冲动与欲望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皆起源于主体的领城,与生殖冲动截然相反,后者(倘若它存在的话)是在大他者的那一边找到其形式的。然而,冲动又不仅仅是欲望的另一个名称:它们是欲望在其中得以实现的部分的面向。欲望是单一且末分化的,而冲动则是欲望的部分表现。
自我
自我是在镜像阶段中经由镜像认同而形成的一种构造。因而、它是主体变得异化于其自身,并将其自身转变成相似者的位置。自我所基于的此种异化,在结构上同偏执狂相类似,这就是为什么拉康写道,自我具有一种偏执狂的结构。自我因而是一种想象的构形,与主体相对立。后者是一种象征界的产物。实际上,自我恰好就是对于象征秋序的“误认”,是阻抗的所在地。自我是像一个症状那样被结构的:“自我恰恰是像一个症状那样被结构的。在主体的中心,它仅仅是一个享有特权的症状,是典型的人类症状,是人类的心理疾病。”
因此,拉康完全反对流行于自我心理学的这样一种思想,即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是旨在强化自我。因为自我是“幻象的所在”,所以增强它的力量只会在增加主体的异化上取得成功。自我同样是对于精神分析治疗的阻抗的来源,因而强化自我的力量也只会增加那些阻抗。因为其想象的固定性,自我会抵制所有主体性的成长与改变,并且会抵制欲望的辩证运动。通过削弱自我的这种固定性,精神分析治疗旨在重新建立欲望的辩证并重新发动主体的生成。
拉康反对自我心理学把分析者的自我当作分析家在治疗中的同盟的观点。他同样拒绝自我心理学把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看作促进自我对于现实的适应的观点。
分析的结束
拉康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构想这一终点的。
在 1950 年代初,分析的目标被描述为“某种真言的到来以及主体对其历史的领悟”。
“主体”……在开始分析的时候只讲到他自己而没有对着你讲,或是只对着你讲而没有讲到他自己。当他能够对着你去讲到他自己的时候,分析便会结束。
分析的结束也同样被描述为甘心接受其自身的必死性。
在 1960 年,拉康则把分析的结束描述为一种焦虑与抛弃的状态,并且将其比喻为人类婴儿的无助。
在 1964 年,他又将其描述为当分析者“穿越根本幻想”的时刻。
在其教学的最后十年,他则把分析的结束描述为“认同于圣状”,以及“知道用圣状来做些什么”。
所有这些闸述的共同思想皆在于,分析的结束会涉及分析者主体位置上的某种改变。
拉康所拒绝的有关分析结束的其他错误观念包括:“强化自我”“适应现实”与“幸福”。分析的结束既非是症状的消失,亦非是某种潜在疾病(例如:神经症)的治愈,因为分析在本质上并非是一种治疗的过程,而是一种对于真理的探寻,而真理却并非总是有益的。
外心性/外密性
无意识并非一个纯粹内部的精神系统,而是一个主体间的结构(“无意识是外在的”)。再者,大他者也是“相异于我的某种东西,尽管它处在我的中心”。此外,主体的中心是外在的,主体是离心的。
幻想
每一种临床结构都可以通过用幻想场景来遮蔽大他者中的缺失的特殊方式而加以区分。拉康以数元($◇a)来加以形式化的神经症的幻想,在欲望图解中便是作为主体对于大他者的谜一般的欲望的回应,即以对大他者想要从我身上得到什么这一问题做出回答的方式而出现的。这个数元应当读作:被画杠的主体相对于对象的关系。性倒错的幻想则颠覆了此种与对象的关系,并因而被形式化为 a◇$。
尽管数元($◇a)标定了神经症幻想的普遍结构,然而拉康对于癔症患者与强迫型神经症患者的幻想也提供了一些更加具体的公式。虽然不同的幻想公式指示了那些享有相同临床结构的人的幻想的共同特征,但是分析家也必须要留意那些刻画了每位病人的特殊幻想剧本的独有特征。这些独有特征表达着主体的特殊享乐模式,尽管是以一种经过扭曲的方式。这种明显存在于幻想之中的扭曲,正好将幻想标记为一种妥协形成;幻想因而既是使主体能够维持其欲望的东西,又是“主体在其消失的欲望的水平上维持共自身的东西”。
拉康认为,除了所有出现在梦中与其他地方的无数形象之外,还总是存在着一个无意识的“基本幻想”。在精神分析洽疗的过程当中,分析家以其全部细节来重构分析者的幻想。然而,治疗并不会停止在那里;分析者还必须继续去“穿越基本幻想”。换句话说,治疗必须对主体的基本防御模式产生某种修改,即在其享乐模式上产生某种改变。
父亲
拉康不断地强调父亲作为一个第三项的角色,正是父亲通过中介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想象二元关系,从而抵救了孩子,使其免遭于精神病,并使其进人社会存在成为可能。父亲因而不只是主体与之争夺母亲的爱的一个纯粹的竞争者;就其木身而言,他也是社会秩序的代表,而只有通过在俄狄浦斯情结之中认同于父亲,主体才能够进人这一秩序。因此,在所有精神病理性结构的病因学中,父亲的缺位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象征的父亲
象征的父亲并非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而是一个位置、一种功能,且因此同义于“父性功能”这一措辞。此一功能怡怡就是在俄狄浦斯情结中强加法则并调节欲望的功能,是介入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想象二元关系,以便在他们之间引人一个必要的“象征性距离”。
象征的父亲是象征秩序的结构中的基本元素;正是男性世系一脉的铭写,把文化的象征秩序与自然的想象秩序区分了开来。通过把世系结构化作一系列代际的传承,父系制度便引人了一个“其结构不同于自然秩序”的秩序。象征的父亲同样是死亡的父亲,是遭到他自己的儿子们所谋杀的原始部落的父亲。此外,象征的父亲也被称作父亲的名义。
想象的阳具在前俄狄浦斯的想象三角形中作为第三项的在场,即表明象征的父亲在前俄狄浦斯阶段便已然开始运作了,在象征的母亲的背后,总是存在着象征的父亲。然而,精神病患者却从末走到这么远;实际上,正是象征的父亲的缺位刻画了精神病结构的本质特征。
想象的父亲
想象的父亲是一种意象,是主体围绕着父亲的角色而在幻想中建立起来的所有想象性建构的复合体。
实在的父亲
实在的父亲在俄狄浦斯情结中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正是他在俄狄浦斯情结的第三“时间”上作为对孩子实施阉割的人而介入。这一介入把孩子从先前的焦虑之中解救了出来;倘若没有此种介入,孩子就需要一个恐怖症的对象来充当对于缺位的实在的父亲的某种象征性替代。实在的父亲作为阉割的动因的介入,并不完全等价于他在家庭中的物理性在场。正如小汉斯的个案所表明的那样,实在的父亲可能是物理性在场的,但仍旧未能作为阉割的动因而介入。相反,即使当父亲物理性缺位的时候,孩子也可以很好地感受到实在的父亲的介入。
恋物癖
“物神”最先表示一种无生命的崇拜对象。
克拉夫特-埃宾首度将此一术语应用于性行为,他把恋物癖定义为一种性倒错,性兴奋在其中完全取决于一个特定对象(物神)的在场。弗洛伊德与论及性欲的大多数其他作者此后所采用的正是这一定义。物神通常都是一个无生命的对象,诸如一只鞋子或者一件内衣。
弗洛伊德认为,恋物癖被看作一种几乎是男性专有的性倒错)起源于孩子对于女性阉割的恐惧。面对着母亲阴茎的缺失,恋物癖患者会拒认这一缺失,并且会找到一个对象(物神)来充当对于母亲欠缺的阴茎的某种象征性替代。
如同所有性倒错一样,恋物癖的根源也在于母亲—孩子—阳具的前俄狄浦斯三角。然而,恋物癖的独特之处则在于它既涉及了对于母亲的认同,同时又涉及了对于想象的阳具的认同;实际上,在恋物癖中,主体便摇摆在此两种认同之间。
拉康在 1958 年声称阴茎对那些异性恋的女人而言“呈现出了某种物神的价值”,他的这一命题引起了很多有趣的问题。首先,它翻转了弗洛伊德有关恋物癖的见解;相比于把物神当作对于实在的阴茎的一种象征性替代,实在的阴茎本身就可以经由替代女人缺位的象征性阳具而变成一种物神。其次,它动摇了(势洛伊德与拉康都曾做出的)恋物癖在女人中间是极其罕见的这一主张,如果阴茎可以被视作一种物神,那么恋物癖就明显在女人中问比在男人中间更为普遍。
排除/除权
对于一个特殊的主体而言,当父亲的名义遭到排除的时候,它便在象征秋序中留下了一个永远无法被填满的空洞;于是,这个主体便可以说是具有了一个精神病的结构,即便他并末表现出精神病的任何典型迹象。当遭到排除的父亲的名义或早或晚地重新出现于实在界中的时候,主体无法对其加以同化,而“与此一无法同化的能指相碰撞”的结果便是严格意义上的“进人精神病”,其典型特征是各种幻觉)与/或妄想的发作。
排除应当与诸如压抑、否定与投射等其他的运作区分开来。
- 压抑排除不同于压抑,是因为遭排除的元素并未被埋藏进无意识之中,而是被逐出了无意识之外。压抑是构成神经症的运作,而排除则是构成精神病的运作。
- 排除不同于否定,是因为它并不关涉任何初始的存在判断。否定涉及对于其存在先前既已登记的某种元素的否认,但对排除而言,则好像遭排除的元素根本就从木存在过似的。
碎裂的身体
在镜像阶段中,幼儿会将自己在镜中的映像视作一个整体/综合,而借由对比,这一知觉便会引起(在此阶段上缺乏运动性协调的)幼儿自己的身体是割裂的与碎裂的知觉。由此种碎裂感所激起的焦虑,便催化了自我借以形成的镜像认同。然而,对于一个综合性自我的预期,却会在此后不断地受到此种碎裂感的记忆的威胁,其表现即是“湖割、去势、残缺、肢解、脱白、剖腹、吞噬、身体爆开的形象”。在治疗中的一个特殊时期一一当分析者的侵凌性在负性转移中呈现出来的时候,这些形象便会典型地出现在分析者的梦境与联想之中。这个时刻是治疗在正确的方向上进展的一个重要的早期标志,即朝向自我的坚固统一性的崩解。
从更加一般的意义上说,碎裂的身体不仅指涉于有关物理性身体的种种形象,而且还指涉于任何有关碎裂与不统整的感觉:“他「主体」原本即是一个尚未完备的欲望聚合体——你们在此得到了‘碎裂的身体’这一表达的真正意义”。任何这样的不统整感都会威胁到将自我构筑起来的那一综合的幻象。
拉康还用碎裂的身体的概念来说明癒症的某些典型症状。当癔症性瘫痪波及某一肢体的时候,它并不关涉于神经系统的生理结构,而是相反,反映出了身体经由一种“想象的解剖”而被割裂开来的方式。以此种方式,碎裂的身体便“被展现在器质性的层面上,正如癔症的精神分裂样症状与痉挛性症状所展示的那样,被展现在界定幻想解剖学的那些碎裂化的线索之中”。
挫折
拉康首先将挫折归类为“对象缺失”的三种类型之一,有别于阉割与剥夺。虽然他承认挫处在仔亲与孩子之间原初关系的核心,但是他认为挫折并不关涉生物学的需要,而是关乎对爱的要求。这并不是说挫折丝毫无关于能够满足需要的一个实在的对象(例如:乳房或者奶瓶);相反,这样的一个对象必定是车涉其中的,至少是在瑕初的时候。然而,重要的是,此一对象的实在功能(即满足某种需要,诸如饥饿等)很快便会受到其象征功能的完全遮蔽,也就是说,事实上它是作为一种母爱的象征而还作的。这个对象之所以被赋子价值,更多的是因为它是某种象征的礼物,而较少的是因为其满足某种需要的能力。作为一个礼物、它被铭写在调节交换环路的那些法则的象征网络之中,且因而被看作主体对其拥有某种合法性要求的东西。严格地讲,挫折只能发生在这一合法性秋序的脉络之下,因而当幼儿所要求的对象没有被提供的时候,唯有在幼儿觉得这是不公正(自己受委屈)的时候,我们才能够说这是一个挫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当对象最终被提供的时候,这种(违背承诺的、爱被拒给的不公正的感觉继续存在于孩子身上,孩子于是通过享乐继原始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的那些感受来聊以自慰。因而,挫折远非是关系满足某种生物性需要的失败,而是往往涉及怡怡相反的东西;真正的挫折是对爱的拒绝,而生物性需要的满足则是对于真正的挫折进行补偿的一种徒芳的尝试。
缺囗
在 1950 年代初期,该术语则开始指涉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根本性断裂,这是由于“在人身上,想象关系已有所偏离,因为那里恰怡是缺又被产生出来,从而使死亡被感受到的地方”。人与自然之间的这一缺又明显可见于镜像阶段:
我们不得不假定在他[人类]身上存在着某种生物性的缺口,而这怡恰就是我在向你们谈及镜像阶段的时候试图去界定的东西……人类与其自身的形象拥有某种特殊的关系一一种带有缺口的、带有异化性张力的关系。
想象界的功能怡怡在于填补这一缺又,从南掩盖主体的割裂并且呈现出一种想象的统一与完整的感觉。
目光
对萨特而言,“注视”即允许主体认识到他者(他人)也是一个主体的东西;“我与作为主体的他者(他人)的根本联系必须能够回湖到我被他者(他人)看见的永久可能性”。当主体遭他者(他人)的注视突然侵袋的时候,主体便会论于羞愧。
当然,最常表现出注视的,是两只眼球朝我的方向上的汇聚。但是,注视偶尔也会出现在当树枝瑟瑟作响,或是一阵牌步声之后又跟着寂静,或是百叶窗微微打开,又或是窗帘轻轻摆动的时候。
直到 1964 年,随着作为欲望原因的对象 a 概念的发展,拉康才发展出了他自己的目光理论,这一理论截然不同于萨特的理论。萨特把目光与观看的行动合并在一起,而拉康现在则将两者分离开来;目光变成了观看行动的对象,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视界冲动的对象。因此,在拉康的说明中,目光便不再处于主体的一边;它是大他者的目光。萨特设想在看见他人与被他人看见之间有一种基本的互易性,而拉康现在则设想在目光与限睛之间是一种二律背反的关系:观看的眼腈是属于主体的,而日光则处在对象的一边,且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的一致性,因为“你永远不会从我看见你的位置来注视我”。当主体注视一个对象的时候,这个对象便总是已经在回望着主体了,只不过是从主体无法看见它的一个地方。眼睛与目光之间的这一分裂,无非就是在视觉领域中表达出来的主体性的割裂本身。
幻觉
幻觉是精神病的一种典型现象,它们通常是听觉性的(听见一些声音),但也同样可能是视觉性、躯体性、触觉性、嗅觉性或者味觉性的。
拉康认为,精神病的幻觉是排除运作的结果。排除指的是父亲的名义从精神病主体的象征世界中缺位。幻觉是这一遭到排除的能指在实在界的维度上的返回。
虽然幻觉最常被联系于精神病,但是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它们也在所有主体的欲望结构中扮演着某种重要的角色。弗洛伊德声称:“最初的愿望似乎是对于满足记忆的某种幻觉式灌注。”
无助
拉康遵循弗洛伊德突出人类婴儿对于母亲的初始依赖的重要性的观点。拉康的原创性则在于他让我们注意到了“这种依赖是由一个语言的世界来维持的事实”。母亲会把婴儿的啼哭解释为饥饿、疲倦、孤独等,并且回溯性地决定了它们的意义。孩子的无助与母亲的全能形成了对比,因为母亲能够决定是否要去满足孩子的需要。对于这一反差的认识便会在孩子身上造成一种抑郁的效果。
分析的结束并未被拉康构想为某种幸福充盈的实现,而是完全相反,它是主体甘心接受其绝对孤独的时刻。然而,婴儿能够依赖于其母亲的帮助,但是分析者在分析结束时却“无法期待来自任何人的帮助”。如果说这似乎表现了精神分析治疗的一种特殊的苦行观,那么这恰怡就是拉康希望它被看待的方式;用拉康的话说,精神分析即一场“漫长的主体的苦行”。
癔症
把癔症与强迫型神经症区分开来的正是这一问题的本质。
强迫型神经症涉及有关主体存在的问题,而癔症则关系有关主体性别位置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用“我是男人还是女人?”的措辞来表达,或者更确切地说,用“什么是一个女人?”的措辞来表达。这对于男性与女性的癔症患者而言皆是如此。拉康因而重申了在癔症与女性特质之间存在着一种密切联系的古老观点。实际上,大多数的癔症患者都是女人,正姐大多数的强迫型神经症患者都是男人。
欲望的结构,即欲望乃是大他者的欲望的此种结构,是被更清晰地表现在癔症而非任何其他的临床结构之中的;癔症患者恰恰是通过认同别人而将他者的欲望据为己有的人。
然而,正如杜拉个案所同样显示的那样,癔症患者唯有在她不是大他者的欲望对象的条件下才维系着大他者的欲望,她无法忍受自己被当作那一欲望的对象,因为那样便会重新激活剥夺的创伤。
认同
认同的概念在拉康的著作中占据着一个同等重要的位置。拉康特别强调形象的角色,他把认同定义为“当主体承担一个形象时在主体身上所发生的转变”。“承担”一个形象,即在那一形象中再认其自身,并且将那一形象当作其自身,据为己有。
从其早期的著作中开始,拉康便在想象性认同与象征性认同之间做出了区分:
想象性认同
想象性认同是自我在镜像阶段中借以被创造出来的机制,它绝对屈于想象秩序。当人类幼儿看见自己在镜中的映像时,它便会认同那一形象。自我经由认同某种外在于(甚至是对立于)主体的事物而建立,这便“把主体结构成了他自己的竞争对手”且涉及了侵凌性与异化。镜像阶段构成了“原初认同”,并且诞生了理想自我。
象征性认同
象征性认同是在俄狄浦斯情结的最后阶段对于父亲的认同,它引起了自我理想的形成。正是凭借这种次级认同,主体才得以超越原初认同中所固有的那种侵凌性,四而可以说是代表着某种“力比多的正常化”。尽管这一认同被称作“象征性”的,然而它作为一种“次级认同”,仍旧是以原初认同为模型的,因而像所有的认同一样带有想象性;它之所以被称作“象征性”的,仅仅是因为它代表着主体完成了进人象征秋序的通路。
主体表现认同的方式往往都可能只是发展出与其认同对象的症状相同的一个症状。在这样的情况下,认同便是部分的且极其有限的,而且也只是从认同对象本人身上借取一个单一特征。
想象界
从一开始,该术语便具有幻象、迷恋与诱惑等意涵,而且特别联系着自我与镜像之间的二元关系。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想象界始终保留着幻象与诱的意涵,但是它并不完全同义于“虚幻”,因为后一术语意味着某种不必要且不合理的事物。想象界远非不合理的;它在现实中有着强大的效果,而并非完全是某种能够被免除或“克服”的事物。
从 1953 年开始,想象界就变成了同象征界与实在界相对立而言的三大秩序之一,它们构成了处在拉康思想核心的三重图式。想象秩序的基础仍然是自我在镜像阶段中的形成。因为自我是通过认同相似者或镜像而形成的,所以认同也是想象秩序中的一个重要的面向。自我与相似者构成了二元关系的原型,而且两者是可以互换的。自我借以认同小他者而构成的这一关系,便意味着自我乃至想象秋序本身,皆是一种根本性异化的位点,“异化是想象秩序的枸成性要素”。自我与相似者之间的此种二元关系在根本上是自恋性的,而自恋则是想象秩序的另一个特征。自恋始终都伴随着某种侵凌性。想象界是形象与空想,乃至欺骗与引诱的领域。想象界中的主要幻象,即那些涉及整体性、综合性、自主性、二元性,且尤其是相似性的幻象。想象界因而是那些表面显象的领域,即隐藏了潜在结构的那些欺骗性的、可观察的现象的领域;情感即这样的现象。
基于镜像的那种近乎催眠式的效果,想象界会在主体身上施加一种迷惑性的力量。因而,想象界便根植于主体与自己身体(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与其身体形象)之问的关系。此种迷惑性/捕获性的力量既是诱惑性的(想象界尤其表现在性的层面上,诸如以性的展示与求偶仪式这样的形式;又是致残性的:它把主体因禁在一系列静态的固着之中。
享乐
对于“享乐”的禁止(快乐原则)是内在于语言的象征性结构的,这就是为什么“就其本身而言,对于言说之人,享乐是遭到禁止的”。主体进人象征界的条件便是在阉割情结中对于“享乐”的初始弃绝,即主体在此时放弃了他想要为母亲而成为想象的阳具的打算;“阉割即意味着享乐必须被拒绝,以便它能够在欲望法则的反转阶梯上被抵达”。因而在俄狄浦斯情结中对于享乐的象征性禁止(即乱伦禁忌),便悖论性地是对某种已然不可能之物的禁止;其功能也因此在于维持神经症性的幻象:假如没有遭到禁止,享乐便会是可以抵达的。这样的禁止恰恰造成了僭越它的欲望,“享乐”也因此在根本上即是僭越性的。
与弗洛伊德的只有一种力比多,即男性力比多的主张相一致,拉康也声称享乐在本质上是阳具性的;“享乐,就它是性欲化的而言,便是阳具性的,而这就意味着它就其本身而言与大他者并无关联”。
法则
然而,法则与欲望之间的关系是辦证性的,“欲望是法则的反面”。如果在一方面,法则将诸多限制强加在欲望之上,那么在另一方面,法则也就确实通过创造禁止而首先创造出了欲望。欲望在本质上是想要僭越的欲望,而要有信越的存在,就必须首先有禁止的存在。因此,情况就并非是说先有一个预先给定的欲望,然后法则再对其加以规制,而是说欲望即诞生自这一规制的过程,“我们在此看到的是欲望与法则之间的紧密联结”。
如果说法则与父亲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这就不仅是因为父亲是强加法则之人,而且也是因为法则即诞生自对于父亲的谋条。这一点在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中所讲述的原父神话里得到了清楚的闸明。在这则神话中,对于父亲的谋杀,非但没有使儿子们免于法则的约束,反而是加固了乱伦禁忌的法则。
爱
爱在分析治疗中是作为转移的一种效果而出现的,而一种人为的情境何以会产生这样的一种效果,是在拉康的著作中始终令他着迷的问题。拉康指出,爱与转移之间的此种关系,即证明了欺骗在所有爱中的基本角色。拉康同样极其重视爱与侵凌性之间的密切关联,一者的在场必然隐含着另一者的在场。弗洛併德将其称作“矛盾情感”的此种现象,被拉康看作精神分析的伟大发现之一。
爱被拉康定位为一种纯粹想象性的现象,尽管它在象征秩序中也有其效果(其中的一个效果即是造成“象征界的真正潜没”。爱是自体情欲性的,而且从根本上带有一种自恋性的结构,因为“我们在爱中所爱的正是我们自己的自我,是在想象层面上变得实在的我们自己的自我”。
爱涉及一种想象的互易性,因为“爱,在本质上,是希望被爱”。正是“爱”与“被爱”之间的此种互易性构成了爱的幻象,而且也正是这一点使爱区别于冲动的秩序,因为在冲动的秩序中没有任何的互易性,有的只是纯粹的主动性。
爱是通过与所爱者相融合从而填补任何性关系的缺位的一种虛假的幻想;这一点在典雅爱情的无性观念中尤其清晰。
爱是欺骗性的,“作为一种镜像反射的虚假幻境,爱在本质上是欺骗”。爱所指向的并非是爱恋对象所拥有的东西,而是指向他所缺失的东西,指向超出他之外的戲无。这个对象之所以被賦子价值,是因为它来到了那一缺失的位置上。
拉康著作中最复杂的领域之一,便涉及爱与欲望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这两个术语是截然对立的;另一方面,此种对立又因为两者之间的某些相似性而成了问题:
爱是隶属于自我领域的一种想象现象
爱是隶属于自我领域的一种想象现象,它明显对立于登陆到象征秩序(亦即大他者领域)的欲望。爱是一种隐喻,而欲望则是一种换喻。我们甚至可以说是爱杀死了欲望,因为爱的基础是与所爱者融为一体的幻想,而这便废除了促使欲望产生的那种差异。
另一方面,拉康著作中的某些元素也动摇了爱与欲望之间的纯然对立。首先,它们的相似性在于两者皆无法得到满足。其次,爱是“希望被爱”的这一结构等同于欲望的结构,主体在其中欲望成为大他者欲望的对象(实际上,在科耶夫对于黑格尔的解读之中,此种有关欲望的说法所基于的正是“爱”与“欲望”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的语义模糊性;。最后,在需要/要求/欲望的辦证法中,欲望恰好诞生自要求中未被满足的那一部分,这一要求即是对爱的要求。
主人
人的欲望是对于承认的欲望,而主奴辦证法便是这一事实的不可避免的结果。为了获得承认,主体必须将其自身所持有的观念强加给一个他者。然而,因为这个他者也同样欲望着承认,所以他也必须做出同样的事情,因此主体便被迫卷人了与他者的斗争。这场争夺承认、争夺“纯粹声望”的斗争必定是一场“殊死搏斗”,因为只有为了承认而冒上自己生命的危险,一个人才能够证明他真的是人。然而,这场战役事实上叉必须在任何一方战斗者死亡之前停止下来,因为只有活着的人才能授予承认。因而,当其中一方放弃自己对于承认的欲望并且向另一方投降的时候,这场斗争便结束了;战败的一方承认胜利者是自己的“主人”并且变成他的“奴隶”。事实上,人类社会之所以可能,仅仅是因为一些人甘愿当奴素,而不是殊死搏斗;一个完全由主人们构成的社会共同体是不可能的。
主人与奴隶之间的关系之所以是辩证性的,是因为它会导致对于他们各自位置的否定。一方面,主人所取得的承认是不能令他满足的,因为给他授子这一承认的不是别人,而仅仅是一个奴隶,他在主人看来只不过是一头牲畜或是一件物品;因而“当主人的那位便永远都不会得到满足”。
争夺纯粹声望的斗争即阐明了欲望的主体间性本质,其中重要的事情便是让欲望得到一个他者的承认。殊死搏斗也阐明了自我与相似者之间的二元关系中所固有的那种侵凌性。
数元
冲动的数元($∞ D)与幻想的数元($0 a)。
误认
在想象秩序中,“自我认识”便是“误认”的同义词,因为自我(在镜像阶段中得以形成的过程同时也是从存在的象征性规定中异化出来的开始。
隐喻
压抑
压押与神经症的症状拉康认为压抑(次级压抑)具有一种隐喻的结构。“换喻的对象”(即在先前的公式中被划消的能指 S’)尽管遭到压抑,却会返回到由隐喻而产生的剩余意义(+)之中。因此,压抑物的返回(即症状)也同样具有一种隐喻的结构;实际上,拉康断言说“症状即一则隐喻”。
认同
认同隐喻同样是认同的结构,因为认同即在于自身对他人的替代。
爱
爱是像一则隐喻那样被结构的,因为它也涉及替代的运作。“正是就‘有情人’作为质乏主体的功能来到了‘心上人’即所爱对象的位置上并且以自身替代了后者的功能而言,爱的意指才得以产生。”
转喻
欲望
欲望拉康提出换喻是沿着能指链条从一个能指到另一能指的历时性运动,即一个能指在意义的永久延迟中不断地指涉于另一能指。欲望恰好也是以同样水无止境的不断延迟过程为特征的,因为欲望总是“对于某种其他事物的欲望”,一旦欲望的对象被获得,它就不再是可欲望的,而主体的欲望便固着于另一对象。因而,拉康写道:“欲望即一则换喻。”
镜像阶段
镜像阶段表明了自我乃是误认的产物,也是主体变得异化于其自身的场所。它代表着主体在想象秩序中的引人。然而,镜像阶段同样具有一个重要的象征性维度。象征秩序即体现在怀抱或扶持婴儿的成人的角色之中,当主体欢欣雀跃地将其形象接纳为其自身之后,他便会在下一刻把头转向代表着大他者的这个成人,仿佛要召唤大他者来认可这一形象似的。
母亲
把母亲看作威胁要吞噬孩子的一种泯灭性力量的观点,在拉康其后的著作中是一个恒定的主题。孩子必须使自己从与母亲的想象性关系中分离出来,以便进人社会世界,末能做到这一点便可能会导致其范围从恐怖症延伸至性倒错的各种怪癖中的任何一种。因为帮助孩子克服对于母亲的原初依恋的动因是父亲,所以这些怪癖便也可以说是起因于父性功能的某种失败。因此,拉康的大部分著作皆旨在把分析理论中的重点从强调母子关系(前俄狄浦斯,即想象界的原型)转回至强调父亲的角色(俄狄浦斯情结,即象征界的原型)。
女人想要拥有一个孩子的欲望是根植在她对于男人阴茎的美慕之中的。当女孩子最初认识到自己并不拥有阴茎的时候,她便会感觉到自己被剥夺了某种有价值的事物,并且会试图通过获得一个孩子来对此进行补偿,把孩子当作自己一直被拒绝给予的阴茎的象征性替代。拉康遵循弗洛伊德的观点指出,对于母亲而言,孩子总是代表着她所缺失的象征性阳具的替代。然而,拉康又强调说此种替代从来都不会真正地满足母亲;即便在她拥有了一个孩子之后,她对于阳具的欲望也会继续存在。孩子很快便会认识到自己并未完全满足母亲的欲望,认识到她的欲望指向了超越他自身之外的某种东西,并因而试图去破译这个谜一般的欲望;他必须找出“你要什么?”即“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孩子所想出的回答,便是母亲欲望的是想象的阳具。孩子于是便试图通过认同想象性阳具(或是通过认同阳具性母亲,即被想象为拥有阳具的母亲)来满足母亲的欲望。在这场“成为抑或不成为阳具”的游戏之中,孩子便完全听凭母亲反复无常的欲望所支配,无助地面对着她的全能。然而,这样的无力感起初可能并不会引起太大的焦虑;有那么一段时间,孩子都会把他想要变成阳具的企图体验成一种相对令人满意的诱惑游戏。只有当孩子的性冲动开始搅动(例如:在幼儿手淫之中)并且把实在界中的一个元素引人这场想象性游戏的时候,母亲的全能才开始在孩子身上激起巨大的焦虑。此种焦虑即表现在那些遭到母亲吞噬的形象之中,并且只能通过实在的父亲在俄狄浦斯情结的第三时问上阉割孩子的干预性介入而得到解除。
自恋
自恋同时具有一种爱欲性的特征与一种侵凌性的特征。
自恋之所以带有爱欲性,正如纳喀索斯的神话所表明的那样,是因为主体受到了其形象的格式塔的强烈吸引。自恋之所以带有侵凌性,则是因为镜像的整体性与主体的实在的身体的那一不协调的非统整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且因而似乎以崩解威胁着主体。
自然
某种自然秩序在人类存在中的缺位,可以最清晰地见于人类的性欲。弗洛伊德与拉康均认为,即便是性欲,这一可能看似在人类身上最接近于自然的意指,也完全是被捕获在文化秩序之中的;对人类而言,根本没有一种自然的性关系这样的事情。如此的一个结果便是,性倒错不可能通过参照支配着性欲的某种假设的自然性或生物性规范来加以界定。动物的本能是相对不变的,而人类的性欲则是由冲动来支配的,这些冲动皆是极其多变的,而且其目标也非某种生物学的功能。
需要
这种说法在时序的方面其实提出了一个结构的问题。事实上,情况并非是首先存在着一个纯粹需要的主体,然后这个主体才试图在语言中来表达那一需要,因为这一纯粹需要与其在要求中的表达之间的区分,仅仅从其表达出来的那一时刻开始才是存在的,在这一时间之前我们不可能确定原先的那一纯粹霝要到底是什么。一种前语言的需要的概念,因而便仅仅是一种假设,而这一纯粹需要的主体也只是一个神话的主体;即便是像饥饿这样的典型的需要,也从来都不是作为一种纯粹的生物学给定而存在的,而是由语言的结构所标记的。
神经症
拉康的疾病分类学便鉴别出了三种临床结构:神经症、精神病和性倒错,在这些结构中根本没有任何能够被称作正常的“心理健康”的位置。正常的结构,在古绝大多数人又的统计学的意义上,便是神经症,而“心理健康”则是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一种有关整体性的虚假的理想,因为主体在本质上是分裂的。
因而,虽然弗洛伊德把神经症视作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但是拉康则把神经症看作一种无法改变的结构。因此,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便不是神经症的根除,而是主体相对于神经症的位置的修改。
对象关系理论
尽管拉康派精神分析向来都被拿来与对象关系理论进行比较,因为这两个思想学派皆更加注重主体间性,然而拉康自己反复批判对象关系理论。他的批判大部分都集中于对象关系理论在主体与对象之间所设想的一种完整且完美的满足关系的可能性之上。拉康反对这样一种见解,他指出,对于人类而言,在“某种需要与满足此需要的那一对象”之间根本没有这样一种“预先建立的和谐”。拉康认为,此种谬误的根源即在于,在对象关系理论中,“对象首先是一种满足的对象”。换句话说,由于把对象定位于满足与需要的辖域,对象关系理论便将精神分析的对象混淆于生物学的对象,从而忽视了欲望的象征性维度。由此产生的一个可怕后果即在于由欲望的象征性构成而引起的那些特定的困难遭到了忽视,结果就导致“成熟的对象关系”与“生殖性爱”的理想被提出来作为治疗的日标。因而,对象关系就变成了一种“谵妄性的道德教化”的场所。
对象关系理论同样受到拉康批判的一个密切相关的方面,便在于它的重点从强调俄狄浦斯三角转向了强调母子关系,从而把后者构想为一种完全对称性的、互易性的关系。拉康的根本性关切之一,即在于重新强调父亲的重要性,以有别于对象关系理论对于母亲的强调,从而恢复俄狄浦斯三角对于精神分析而言的核心性。此种关切可以从拉康把对象关系理论视作一种对称性的二元关系的批评,以及他认为对象关系是涉及三个项而非两个项的一种主体间关系的见解中窥见一斑。
对象 a
不同于代表着某种根本的且不可化约的相异性的大他者,小他者是“根本不是另一个人的他者,因为它在本质上与自我配对,处在一种始终是自反性且可互换的关系之中”。因而,在 L 图式中,a 与 a’便不加区分地指代自我与相似者/镜像,而且明显是屆于想象秩序。
当拉康引人幻想的数元(S◇a)的时候,a 便开始被构想为欲望的对象。这是想象性的部分对象,即被想象为可分离于身体其余部分的一个元素。至此,拉康便在欲望的对象与镜像之间做出了区分,前者写作 a,而后者现在则被他用符号 i(a)来表示。
从 1963 年开始,对象 a 便渐渐获得了一些实在界的内涵,尽管它从未丧失其想象性的地位;拉康在 1973 年仍然说它是想象的。从此时起,a 便开始表示那种永远无法获得的对象,它其实是促成欲望的原因,而非欲望所趋向的对象;这就是为什么拉康现在把它称作欲望的“对象因”。对象 a 即把欲望调动起来的任何对象,尤其是界定冲动的那些部分对象。冲动并不试图抵达对象 a,而是环绕着它运转。对象 a 既是焦應的对象,又是最终不可化约的力比多储备。
对象 a 被定义为某种残留物、剩余物,即在实在界中引人象征界而残留下来的剩余。
拉康将其置于博洛米结的中心,处在三大秩序(实在界、象征界与想象界)全部相交的交界。
强迫型神经症
“我为何而存在?”强迫症患者的回答便是狂热地工作以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
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在生命的第三年出现,继而在第五年衰退,孩子在此时会放弃对于其父母的性欲望并转而认同于竞争者。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精神病理性结构皆可以追溯至俄狄浦斯情结中的某种故障,该情结因而便被冠名为“神经症的核心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中的关键作用因而便是父亲的功能,正是作为第三项的父亲,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二元关系转化成了一个三元结构。俄狄浦斯情结因而便完全是从想象秩序过渡到象征秩序的通路,“就其本身而言即象征关系的胜利”。过渡到象征界的这一通路需经由一种复杂的性别辦证法,这一事实便意味着主体无法不面对性别差异的问题而登陆象征秩序。
俄狄浦斯情结的第一“时间”是以母亲、孩子与阳具构成的想象三角形为特征的。拉康将此称作前俄狄浦斯三角。即在父亲的介入之前,母亲与孩子之间从来都没有一种纯粹的二元关系,而是始终存在着一个第三项——阳具,即母亲在孩子自身之外所欲望的一个想象的对象。拉康暗示到,想象性阳具作为第三项在想象三角形中的在场,即表明象征性父亲此时已经在起作用了(于是,在俄狄浦斯情结的第一“时间”上,孩子便会认识到自己与母亲两者皆被某种缺失所标记。母亲由缺失所标记,是因为她被看作不完整的;否则的话,她便不会有欲望。主体也同样由缺失所标记,是因为他并未完全满足母亲的欲望。在两种情况下,这一缺失的元素都是想象的阳具。母亲欲望着她所缺失的阳具,而(依照黑格尔的欲望理论)主体则试图变成她的欲望对象,他试图成为母亲的阳具并填补她的缺失。在此时刻上,母亲是全能的,而她的欲望即法则。虽然此种全能可能从一开始就被看作威胁性的,但是当孩子自身的性冲动开始表现出来(例如在幼儿手淫中)的时候,这样的威胁感便会受到强化。这一冲动的实在的突发状况,便会在先前诱惑性的想象三角形中引人一个焦虑的不和谐音符。孩子现在则面对着这样一种认识,即他无法仅仅以阳具的想象性假相来愚弄母亲的欲望——他还必须交出实在界中的某种东西。不过,孩子的实在性器官(无论男孩还是女孩)是令人无望地不足。面对着全能的母亲的欲望,这种不足与无能的感觉无法得到安抚,便会引起焦虑。唯有父亲在俄狄浦斯情结的后续时间上的介入,才能为此种焦虑提供一种实在的解决。
俄狄浦斯情结的第二“时间”是以想象性父亲的介入为特征的。父亲通过拒绝母亲享有阳具性对象并禁止主体享有母亲而把法则强加在母亲的欲望之上。拉康通常将此种介入称作对母亲的“阉割”,即便他也声称,严格地讲,这一运作并非阉割的运作,而是剥夺的运作。此种介入是由母亲的话语来作为中介的;换句话说,重要的不是让实在性父亲介入进来并强加法则,而是让这一法则在母亲的言行中被母亲自己遵守与尊重。主体现在便把父亲看作争夺母亲欲望的一个竞争者。
俄狄浦斯情结的第三“时间”是以实在性父亲的介入为标志的。通过展示他拥有阳具,既不交换也不给子阳具,实在的父亲便在让孩子不可能继续坚持试图成为母亲的阳具的意义上阉割了孩子;与实在的父亲竞争是没有用的,因为父亲总是会贏。由于认识到父亲“拥有”阳具,主体便从不得不“成为”阳具的这项不可能且激起焦虑的任务中被解救了出来。这便使主体得以认同父亲。在此种继发性(象征性)认同中,主体便超越了原发性(想象性)认同中所固有的侵凌性。拉康遵循弗洛伊德的观点指出,超我就是由对于父亲的这一俄狄浦斯式认同而构成的。
俄狄浦斯情结与临床结构
根据弗洛伊德把俄狄浦斯情结视作所有精神病理学之根源的观点,拉康将所有临床结构都联系于此一情结中的不同困境。因为俄狄浦斯情结是不可能完全解除的,所以也就不存在一种完全非病理性的位置。最接近这一位置的便是神经症的结构,神经症患者经历了俄狄浦斯情结的全部三个时间,倘若没有俄狄浦斯情结,也就根本没有神经症这样的事物。另一方面,精神病、性倒错与恐怖症则皆起因于“某种事物在俄狄浦斯情结中是基本不完全”的时候。
俄狄浦斯情结与性欲
正是主体使自己通过俄狄浦斯情结的特殊方式,同时决定着他会采取怎样的性别位置以及他会选择怎样的性欲对象。
在俄狄浦斯情结中,对于“享乐”的禁止因而便服务于隐藏此种“享乐”的不可能性;主体于是便执着于神经症的幻想,即若非因为法则的禁止、“享乐”便会是可能的。
尽管俄狄浦斯情结可以被视作从二元关系到三角结构的过渡,然而拉康指出该情结的更精确表现是从前俄狄浦斯三角(母亲一孩子一阳具)到俄狱浦斯四元组(母亲一孩子一父亲一阳具)的过渡。另一种可能是把俄狄浦斯情结看作从前俄狱浦斯三角(母亲一孩子一阳具)到俄狄浦斯三角(母亲一孩子一父亲)的过渡。
小他者/大他者
小他者并非那种作为实际他人的他者,而是自我的某种映射与投射(这就是为什么符号 a 可以在 L 图式中交替代表小他者与自我的原因所在)。他同时也是相似者与镜像,小他者因而便完全被铭写在想象秩序之中。
大他者则指代根本的相异性,此种他者性之所以会超越想象界的虚假相异性,是因为它无法经由认同而得到同化。拉康将此种根本相异性等同于语言和法则,因此大他者便被铭写在象征界的秋序之中。实际上,大他者即象征界,因为它对每个主体而言都是特殊化的。因而,大他者既是就其根本的相异性与不可同化的独一性而言的另一主体,又在与其他主体之间关系的象征秩序中作为中介。
通过指出言语并不源自自我,甚至也不源自主体,而是源自大他者,拉康便是在强调言语与语言皆超出了我们的有意识控制;它们皆来自意识之外的另一个地方,因此“无意识是大他者的话语”。通过把大他者构想为一个位置,拉康影射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位点概念,而无意识在此概念下被描述为“另一场景”。
母亲是第一个相对于孩子而占据大他者位置的人,因为正是她在接受孩子的那些原始的啼哭,并且回溯性地将它们认定为某种特殊的信息。当孩子发现这个大他者是不完整的,即在大他者中存在着某种缺失的时候,间割情结便会形成。换句话说,在由大他者所构成的能指宝库之中,始终都存在着一个丢失的能指。那种神话性的完整的大他者(在拉康的代数学中写作 A)是不存在的。因此,这一被阉割的、不完整的大他者便是“被划杠的大他者”。
部分对象
虽然“部分对象”这一术语最初是由克莱因派精神分析引人的,但是此一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卡尔•亚伯拉罕的著作并最终追湖至弗洛伊德。例如,当弗洛伊德声称部分冲动是导向诺奶乳房或类便这样的对象的时候,这些对象便明显都是部分对象。弗洛伊德也在其有关阉割情结的讨论(在阉割情结中,阴茎被想象为一个可分离的器官)及其有关恋物癖的讨论中暗示说阴茎是一个部分对象。
克莱因之所以把这些对象定义为部分对象,是因为它们仅仅是一个完整对象的部分,但拉康则采取了一种不同的见解。他认为,这些对象之所以是部分的,“并非是因为这些对象是一个整体对象即身体的部分,而是因为它们仅部分地代表者将它们产生出来的那一功能”。换句话说,在无意识中,只有这些对象的给子快乐的功能才会得到反映,而它们的生物学功能则是不被反映的。此外,拉康也指出,把身体的某些部分当作部分对象孤立出来的不是任何生物学的给定,而是语言的能指系统。
拉康指出,正如所有的冲动都是部分冲动,因此所有的对象也都必然是部分对象。
行动宣泄
拉康在行动搬演和行动宣泄这两个术语之间做了一个区分。虽然两者皆是对抗焦虑的最后手段,但是将某物行动搬演的主体仍然停留在场景之中,而行动宣泄则涉及完全退出到场景之外。行动搬演是发送给大他者的一则象征的信息,而行动宣泄则是从大他者遁人实在界维度的一次逃逸或飞跃。因而,行动宣泄便是离开象征网络的出口,是社会联结的消解。虽然根据拉康的说法,行动宣泄并不必然隐含着一种潜在的精神病,但是它的确会引起某种主体的消解,主体在片刻问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对象。
父性隐喻
这则隐喻涉及一个能指(父亲的名义)对另一能指(母亲的欲望)的替代。
父性隐喻因而指代了俄狄浦斯情结本身的隐喻性(即替代性)特征。它是所有意指皆赖以建立的根本性隐喻;出于这个原因,所有的意指皆是阳具性的。如果父亲的名义遭到排除(即在精神病中),那么便不会有任何的父性隐喻,也因此不会有任何的阳具意指。
性倒错
性倒错曾经被弗洛伊德定义为任何偏离异性恋生殖器性交规范的性行为模式。然而,这则定义因弗洛伊德自己的如下观点而问题化了,即凡是人类的性欲皆具有多形倒错性,其特征即在于缺乏任何预先给定的自然秩序。
拉康把性倒错定义为一种临床结构而非一种行为模式,从而克服了弗洛伊德理论当中的这一僵局。
什么是性倒错?它并不单纯是一种相对于社会标准的失常,一种不同于良好道德的异常,尽管也不乏这一层面,它也不是一种基于白然标准的非典型性,也就是说,它或多或少地背离了性交结合的繁殖结局。就其真正的结构而言,它是某种别的东西。
性倒错行为与性倒错结构之间的此种区分即意味着:虽然某些性行为与性倒错结构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是那些非倒错的主体也有可能会参与此类行为,而一个性倒错主体同样有可能从末参与过此类行为。此种区分同样意味着一种普遍主义的立场:鱼然社会谴责与违背“良好道德”可以是决定一种特殊行为是否具有倒错性的标准,但是这并非性倒错结构的本质。一个性倒错的结构,即便当那些与之联系的行为得到社会赞许的时候,它也仍旧是倒错性的。
性倒错同样走到了俄狄浦斯的第三阶段。
阳具与拒认
性倒错通过拒认的运作而区分于其他的临床结构。性倒错者拒认阉割,他发觉母亲缺乏阳具,但同时又拒绝接受此一创伤性知觉的现实。这一点在恋物癖(即“性倒错中的性倒错”)中最明显可见,其中物神是对于母亲欠缺的阳具的一种象征性替代。然而,主体与阳具之问的这种悬而未决的关系,并非恋物癖所独有,而是延伸到了所有的性倒错。
“性倒错的全部问题在于孩子如何在其与母亲的关系中认同于母亲欲望的想象性对象(即想象阳具)。”
冲动
在性倒错中,主体把自身认定为(他者)冲动/欲望的对象,即在他者欲望主体自身的过程中享乐。性倒错采取的是享乐意志的对象(即工具)的位置,这种享乐意志并非主体自身的意志,而是大他者的意志。主体从事其活动并非出自其自身的快乐,而是为了大他者的享乐。因此,在窥阴癖和暴露癖当中,主体把自身定位为视界冲动的对象;在受虐癖和施虐癖当中,主体把自身定位为祈灵冲动的对象。
性倒错可以沿着享乐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对于性倒错主体的精神分析治疗并不会把消除性倒错行为设定为目标。
阳具
阳具在俄狄浦斯情结与性别差异的理论中皆扮演着一个核心的角色。
阳具与俄狄浦斯情结
阳具是构成前俄狄浦斯期的想象三角形中的三个元素之一。它是在其他两个元素(即母亲与孩子)之问循环的一个想象性对象。母亲欲望着这个对象,而孩子则试图通过认同阳具或是认同阳具母亲来满足她的欲望。在俄狄浦斯情结中,作为第四项的父亲通过阉割孩子而介入这一想象三角形;也就是说,他使孩子不可能去认同想象的阳具。孩子于是便面临着接受其阉割(即接受自己无法成为母亲的阳具)还是拒绝其阉割的选择。
阳具与性别差异
拉康认为,每个孩子都必须放弃成为母亲阳具的可能性,而在这个意义上,男孩与女孩就都必须承抯起自己的阉割,这一“与阳具的关系……在不顾及两性解剖学差昇的情况下被建立起来的”。两性放弃对于想象性阳具的认同,便为与象征性阳具的关系铺平了道路,此种关系对两性而言是不同的;男人拥有象征性阳具(或者,更确切地说,“他并非没有拥有它”),但是女人则没有。这一点由于以下的事实而复杂化了,即男人只有在他承担自身阉割(放弃成为想象性阳具)的条件下,才有权获得象征性阳具;而女人的象征性阳具的缺失则同样是一种拥有。
至于阳具的地位是实在的、想象的还是象征的,拉康对于实在的阳具、想象的阳具以及象征的阳具皆有所论及:
实在的阳具
在小男孩的俄狄浦斯情结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恰怡是经由这一器官,他的性欲才得以在幼儿手淫中被感受到,实在界在想象的前俄狄浦斯三角中的此种侵人,便把这个三角形从某种令人快乐的东西转化成了某种激起焦虑的东西。在俄狄浦斯情结中被提出的问题,便是实在的阳具被定位在什么地方的问题:而该情结的解除所需要的回答则是,它被定位在实在的父亲身上。
想象的阳具
在拉康首度引人阴茎与阳具之间区分的时候,阳具便指的是一个想象的对象。此即“阴茎的形象”,阴茎被想象为可经由阉割而与身体分离开来的一个部分对象,也就是“阳具的形象”。想象的阳具在前俄狄浦斯期被孩子看作母亲欲望的对象,即她在孩子之外所欲望的东西,孩子因而便试图认同这一对象。俄狄浦斯情结与阉割情结皆涉及放弃这一成为想象性阳具的企图。
象征的阳具
虽然阉割情结与俄狄浦斯情结皆是围绕着想象的阳具而运转的,但是性别差昇的问题则是围绕着象征的阳具而运转的。阳具没有任何与之相对应的女性能指,“阳具是没有任何对应物或者等价物的一个象征符。它涉及的是能指中的某种不对称性”。男性与女性主体皆是经由象征性阳具而承担起自身的性别功能的。
与想象性阳具不同,象征性阳具是无法被否定的,因为在象征的层面,缺位就像在场一样也是一种肯定的实体。因而,哪怕是在某种意义上缺三象征性阳具的女人,也同样能够被说成是拥有它的,因为就象征界而言,没有它本身便是一种形式的拥有。反过来,男人则只有在首先承担起自身阉割功能的基础上,才可能承担起象征性阳具的功能。
拉康继而在 1961 年声称,象征的阳具即出现在大他者中能指的缺失的位置上的东西。它不是任何普通的能指,而是欲望本身的真实在场。在 1973 年,他又声称象征的阳具是“没有所指的能指”。
恐怖症
恐怖症与焦虑之间的差异:焦虑首先出现,而恐怖症则是通过聚焦于一个特定对象而把焦虑转化为恐惧的一种防御性构成。
拉康认为,小汉斯之所以会发展出怕马恐怖症,便是因为他的实在的父亲未能作为阉割的动因而介入进来,而作为阉割的动因则是实在的父亲在俄狄浦斯情结中应有的角色。当小汉斯开始在幼儿手淫中感受到其性欲的时候,前俄狄浦斯三角(母亲一孩子一想象的阳具)便从作为其享乐的源泉而转变成了某种在他身上激起焦虑的东西。实在的父亲的干预性介入本应通过向他施加象征性阉割而把小汉斯从此种焦虑中解救出来,但是由于此种千预性介入的缺位,小汉斯便被迫要在恐怖症中寻找某种替代。恐怖症的作用即在于利用一个想象的对象(马)来重新组织小汉斯的象征性世界,从而帮助他从想象秩序过渡到象征秩序。因而,恐怖症便远非一种纯粹消极的现象,相反,经由引人一个象征性的维度,恐怖症便使这一创伤性情境变成了可以思考乃至可以经受的东西,即便它只是一种暂时性的解决。
根据拉康的观点,恐怖症便不是同癔症与强迫型神经症处在同一水平上的一种临床结构,而是能够通往其中任何一者的一道关口,而且也与性倒错的结构具有某些关联。此种与性倒错的联系可见于物神与恐怖症对象之间的相似之处,两者皆是对于一个丟失的元素的象征性替代,而且两者也皆服务于结构化周围的世界。此外,恐怖症与性倒错也皆起因于从想象的前俄狄浦斯三角过渡至象征的俄狄浦斯四元组的困难。
前俄狄浦斯期
在拉康之前,前俄狄浦斯期通常都被表现为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二元关系,此种二元关系先于任何可能在其中作为中介的第三项而存在。然而,拉康则指出,这样的一种取径具有使此一概念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变得无法设想的缺点。精神分析仅仅处理的是结构,而结构则要求有至少三个项,因而被表现为一种纯粹二元关系的前俄狄浦斯期,便“无法从分析的角度来构想”。孩子从来都不是完全与母亲单独在一起的,因为始终存在着一个第三项。
因此,当拉康谈到前俄狄浦斯期的时候,他便不是将其呈现为一种二元关系,而是呈现为一种三角结构。在前俄狄浦斯三角中在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二元关系里作为中介的第三个元素,便是阳具,即在一系列交换中循环于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一个想象的对象。在 1957 一 1958 年度的研讨班上,拉康没有把这个想象三角形说成前俄狄浦斯期,而是将其称作俄狄浦斯情结的第一“时间”。
无论被描述为前俄狄浦斯期,还是被描述为俄狄浦斯情结本身中的一个时刻,母亲、孩子与阳具的想象三角形都出现在幼儿察觉到母亲身上有某种缺失的时候。幼儿认识到母亲并不完全满足于跟自己单独在一起,而是欲望着某种别的东西(即阳具)。于是,孩子便会试图成为母亲的阳具,这就使他卷人了一场充满引诱的诱恐性游戏,在其中孩子“从来都不真正存在于他所在之处,也从来都不完全缺席于他所不在之处”。在 1956—1957 年度的研讨班上,拉康分析了小汉斯的个案,他说明了这场游戏何以会让小汉斯感到暂时性的满足,并且还指出其中没有任何固有的东西可以终止这一前俄狄浦斯式的天堂。然而,在某一时刻上,某种别的东西介入了进来,从而将一个焦虑的不和谐音符引人了这场游戏。这种“别的东西”便是在幼儿手淫中表现出来的冲动的第一次搅动。实在的器官以这样的方式介入进来,便把想象三角形转变成了一场致命的游戏,这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孩子在其中完全是全能的饕餮母亲的独断欲望的牺牲品。只有通过父亲作为第四项的干预性介入,只有通过父亲基于象征性法则而正当地宣布自己对于阳具的占用,孩子才能够从这场致命的游戏中被解救出来。
拉康对于前俄狄浦斯期的兴趣,不仅在于它给俄狄浦斯情结铺路的作用,而目且还在于所有性倒错皆起源于此一时期的事实。性倒错始终都涉及在前俄狄浦斯三角中对于另一项的某种认同,无论认同的是母亲,还是想象的阳具(或者两者皆是,管如在恋物癖中)。
剥夺
剥夺被定义为一个象征性对象(象征性阳具)在实在界(现实)中的缺失。导致此种缺失的动因是想象的父亲。
弗洛伊德声称,阴茎嫉羨会一直持续至成年期,它既表现于女人想要在性交中享乐阴茎的欲望,又表现于女性想要拥有一个孩子的欲望(因为父亲未能给她提供一个孩子,女人便转向另一个男人作为替代)。拉康则指出,即便当女人拥有一个孩子的时候,这也并不等于是其剥夺感的终结。无论她拥有多少个孩子,她对阳具的欲望始终都是得不到满足的。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孩子便会觉察到母亲的此种基本不满足;他会认识到母亲的欲望指向了超越母亲与自己关系之外的某种东西——想象的阳具。于是,孩子便会试图通过认同想象的阳具来满足她的欲望。因此,对于母亲的剥夺便是把欲望辩证法第一次引人孩子的生活之中的原因。
四元组
除了俄狄浦斯情结的三个元素(母亲、孩子、父亲)之外,拉康还常常会讲到第四个元素,他有时声称这第四个元素是死亡。
实在界
象征界是根据诸如在场与缺位之间的此类对立而建立的,与此不同的是,“实在界中没有任何缺位”。在场与缺位之间的象征性对立即隐含了某种事物可能从象征秩序中丢失的永久可能性,而实在界则“总是在其位置上:它将其粘在自己的脚后跟上而携带着,无视可能将其放逐出那里的东西”。
实在界皆是作为外在于语言且无法同化于象征化的事物而出现的。它是“绝对抵制象征化的东西”,又或者说,实在界是“存留于象征化之外的事物的领域”。这一主题在拉康的其余著作中始终保持恒定,并且导致拉康把实在界联系于不可能性的概念。实在界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既不可能想象,也不可能整合进象征秩序,且不可能以任何方式而抵达。正是此种不可能性与抵制象征化的特性,给实在界赋子了其在本质上的创伤性特质。因而,在 1956—1957 年度的研讨班上对于小汉斯个案的解读中,拉康便发现有两个实在的元素阿人并扰乱了孩子想象性的前俄狄浦斯式和谐,即在幼儿手淫中开始被孩子感受到的实在的阴茎,以及新生的妹妹。
焦虑
实在界是焦虑的对象,它缺乏任何可能的中介,因而是“一种不再是对象的本质性对象,但是这一对象面临着一切话语的终止与一切范時的失败,它是绝佳的焦虑的对象”。以创伤的形式而呈现出来的,正是与这一实在的对象的错失的相遇。它是处在“[象征性的]自发之外”的机遇。
幻觉
当某种事物无法被整合进象征秩序,如同在精神病中那样,它便可能会以某种幻觉的形式而重新返回实在界之中。
外在/内在
外在/内在一方面,“实在界”这一术语似乎隐含着一种有关客观外部现实的过分简单化观念,即独立于任何观察者而自在存在的一种物质性基底。另一方面,有关实在界的这样一种“天真”的看法却又遣到了以下事实所颠覆,即实在界同样囊括了诸如幻觉与创伤性的梦境之类的事物。因而,实在界既是内在的又是外在的。
不可知性/合乎理性
实在界是无法知道的、因为它既超越了想象界又超越了象征界,如同康德的自在之物那样,它是一个不可知的 x。另一方面,拉康又引用了黑格尔的说法,凡是实在的皆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皆是实在的,从而暗示它也是经得起运算与逻辑检验的。
回忆
治疔中的回忆涉及病人追溯其生活中的主人能指,或者换句话说,是“主体在其与未来的关系中对于自身历史的领域的实现”。凭借回忆,治疗便旨在“对于主体历史的完全重构”以及“主体对于自身历史的承担”。重要的不是以任何直觉性或经验性的方式来“重新体验”过去的构成性事件(这充其量只是回想,或者——甚至更糟——是行动搬演)。相反,重要的是分析者对其过去的重构,这里的关键词是“重构”。“与其说问题是在于铭记,不如说是在于重写历史。”
重复
弗洛伊德有关强制性重复该文中将其联系于死亡冲动的概念。弗洛伊德提出了某种基本的强制性重复的存在,以便说明某些临床资料,也就是,主体倾向于一而再、再而三地将自己暴露于那些令人痛苦的情境之下。精神分析的一项基本原则即在于,只有当某人遗忘了强迫性冲动的起源的时候,他才注定会去重复某件事情,而精神分析治疗因此便可以通过帮助病人进行回忆来打破这一重复的循环。
阻抗
弗洛傅德最初使用“阳抗”这一术语,以指代不情愿把那些被压抑的记忆恢复到意识状态。由于精神分析治疗恰好便涉及此种回忆,该术语很快就开始表示在治疗期间出现并打断治疗进展的所有那些障碍:“凡是干扰到工作进展的东西皆是某种阻抗。”
在拉康看来,阻抗的问题并不在于分析者的敌意,阻抗是结构性的,而且是分析的过程所固有的。归根结底,这是由于一种在结构上的“欲望与言语之间的不相容”。因此,阻抗便存在着永远无法被“克服”的某种不可缩减的水平,“在种种阻抗得到缩滅之后,仍然存在着某种可能是本质性的剩余”。阻抗的这一不可缩减的“剩余”之所以是“本质性”的,因为正是对于此种剩余的重视,把精神分析与暗示区分了开来。精神分析尊重病人抵制暗示的权利,而实际上也重视那样的阻抗,“当主体的阻抗是反对暗示的时候,它仅仅是一种想要维持主体欲望的欲望。就此而言,它便必须被放置在正性转移的等级上”。
阻抗的来源存在于自我之中:“在严格的意义上,主体的阻抗联系着自我的辖域,它是自我的一个效果。”因而,阳抗便属于想象秩序,而不属于主体的层面,“在被压抑的东西的那一面,在事物的无意识的那一面,是不存在任何阻抗的,有的只是一种重复的倾向”。这一点在 L 图式中得到了阐明,阻抗即阻断了大他者坚持的言说(即 A 一 S 轴)的想象轴 a—a'。自我的阻抗皆是想象的引诱,分析家必须警惕被其所蒙骗。因而,分析的目标水远都不能旨在“强化自我”,如同自我心理学所主张的,因为这样只会服务于增加阻抗。
场景
拉康也会用“场景”这一术语来指代想象性与象征性的剧场,这个剧场建立在实在界大厦(世界)的基础之上,主体在其中上演自己的幻想。幻想的场景是一个具有框架的虛拟空间,正如一幕戏剧的场景是以剧场中的舞台拱门为框架的,而世界则是位于框架之外的一个实在空间。场景的概念被拉康用来区分行动搬演与行动宣泄。前者仍然保持在场景内部,因为它仍旧被铭刻在象征秩序当中。然而,行动宣泄则是一个退出场景的出口,是从象征界到实在界的某种跨越,存在着一种对于对象(对象 a)的完全认同,且因此存在着对于主体的某种废除。幻想的场景也是性倒错中的一个重要的面向。性倒错者通常根据某种高度风格化的场景,并按照一个刻板的剧本上演自己的享乐。
性别差异
对拉康而言,男性特质与女性特质并非生物性的本质,而是象征性的位置,而且采取这两种位置的其中一种,对于主体性的建构来说也是根本性的,主体在本质上是一个性化的主体。“男人”与“女人”即代表着这两种主体性位置的能指。
无论在弗洛伊德还是在拉康看来,孩子起初都不知道性别差异,因此也无法采取某种性别位置。只有当孩子在阉割情结中发现性别差异的时候,他才能够开始占据某种性别位置。虽然弗洛伊德与拉康两人皆认为这一占据性别位置的过程与俄狄浦斯情结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他们在此种联系的确切本质上特有不同的意见。对弗洛伊德而言,主体的性别位置是由主体在俄狄浦斯情结中所认同的父母一方的性别来决定的。如果主体认同父亲,那么他便会占据一个男性的位置;而认同母亲则需要采纳一个女性的位置。然而,在拉康看来,俄狄浦斯情结始终涉及对于父亲的象征性认同,因此俄狄浦斯式的认同并不能决定性别位置。因而,根据拉康的观点,决定性别位置的便不是认同,而是主体与阳具的关系。
此种关系要么可能是一种“拥有”的关系,要么可能是一种“没有”的关系;男人们拥有象征性的阳具,而女人们则没有(或者,更确切地说,男人们“并非没有拥有它”。采取某种性别位置在根本上是一种象征性的行动,而两性之问的差异也只能在象征性的层面上来设想。
如果就其本身而言根本不存在任何象征符来表示男性一女性的对立,那么唯一理解性别差异的方式便是根据主动性一被动性的对立。这一两极性是男性一女性的对立得以在精神中得到表征的唯一方式,因为性欲的生物学功能(繁殖)是不被表征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要怎样做才显得是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的问题,是一场完全处在大他者领域中的戏剧,这也就是说,主体只能在象征层面上来实现其自身的性欲。
性别关系
在男性与女性的性别位置之间也没有任何互易性或者对称性,因为象征秩序在根本上是非对称性的,没有任何相应的能指,能够同样以男性性别得以象征化的方式来代表女人。只有一个能指,即阳具,规定着两性之间的关系。因而,没有任何象征符可以表示一种对称的性别关系:“性别关系是无法被书写的。”
男人与女人之间的那些关系也是永远不可能和谐的,“男人与女人之间的那种最赤裸的敌对性是永恒的”。爱情无非是一种幻象,旨在填补两性之间和谐关系的缺位。
那此性欲冲动并非导向一个“整体的人”而是导向各种部分对象。因此,性关系这样的事情便根本不存在于两个主体之间,而仅仅存在于一个主体与一个(部分)对象之间。对男人而言,对象 a 占据了错失的伴侣的位置,从而产生了幻想的数元($◇a);换句话说,对男人来说,女人并不作为一个实在的主体而存在,而是仅仅作为一个幻想的对象,作为男人欲望的原因而存在。
圣状
从把症状构想为可以通过参照“像一种语言那样结构的”无意识来解码的某种信息,到把它看作主体享乐的特殊形态的痕迹,这一转变在引入“圣状”这一术语时达到了巅峰。“圣状”因而指的是一种超越分析的能指性表述,它是免于象征界效力的一个享乐的内核。“圣状”非但不要求某种分析性的“消解”,它反而是通过提供一种独特的“享乐”组织而“允许我们得以活着”的东西。因而,在拉康有关分析结束的一则最终定义之中,分析的任务就变成了认同“圣状”。
镜像
正是通过认同镜像,人类婴儿才首度开始在镜像阶段中建构其自我。即使当没有真实的镜子的时候,婴儿也会看到自己的行为被反映在对于某个成人或是另一孩子的模仿性姿态当中,这些模仿性姿态能够使他人起到镜像的作用。人类是完全受镜像所迷惑的,这就是想象界在主体身上产生效力的基本原因,同时也解释了人类为何会将其身体的这一形象技射到周围世界的所有其他对象之上。
存在着某些没有镜像的事物,它们是不“可镜化”的。这些事物包括:阳具、爱欲源区,以及对象 a。
言语
空洞言语不同于谎言。相反,相比于很多实话,谎言往往会更加充分地揭示出有关欲望的真理。因为“在欲望与言语之间存在着一种根本的不相容”,所以永远都不可能在言语中道出某人欲望的全部真理,“我总是在讲述真理,却并非全部的真理,因为我们无法讲出它的全部。讲出它的全部实质上是不可能的”。因而,充实言语便不是在言语中去道出有关主体欲望的全部真理,而是在某个特殊的时间上尽可能充分地去链接这一真理的言语。
言语是触及有关欲望的真理的唯一手段,“唯有言语才是打开那一真理之门的钥匙”。此外,精神分析理论宣称只有一种特殊的言语才能通向这一真理,即以自由联想而著称的一种不受意识控制的言语。
分裂
弗洛伊德谈到“自我的分裂”是在恋物癖与精神病中可观察到的一种过程,借由此种过程,针对现实的两种相互矛盾的态度得以在自我中并存,即接受与拒认的态度。拉康进一步阐发了“分裂”的概念,用它来指代主体性本身的一种普遍特征,而不是恋物癖或者精神病所姐有的一种过程,主体永远都只是从其自身中被割裂、被分裂并被异化的。分裂是不可化约的,是永远无法被治愈的,没有任何综合的可能性。
分裂的或割裂的主体是由杠所象征的,这道杠划掉了 S 从而产生了被画杠的主体:$。分裂表示了一种充分呈现的自我意识之理想的不可能性,主体永远都不会完全认识自己,而是始终会被切除出他自己的认识。因而,分裂便指明了无意识的在场,并且是一个能指的效果。主体是分裂的,恰恰因为他是一个言说的存在,因为言语把能述的主体与所述的主体割裂了开来。
结构
当拉康在其 1930 年代的早期著作中使用“结构”这一术语的时候,该词指涉的是那些“社会结构”,他借此来意指家庭成员之间一组特定的情感关系。相比于成人,孩子会更加深刻地觉察到这些关系,并且将它们内化到情结之中(“结构”这一术语便同时保持着此种既带有主体间性又带有主体内性的意义,即人际关系的内在表象。这一点始终是贯穿在拉康著作中的一个关键所在,拉康著作中对于结构的强调不断地提醒我们注意到,决定主体的并非某种假设的“本质”,而仅仅是主体相对于其他主体与其他能指而言的位置。早在 1938 年,我们便已经发现拉康指出了当时“分析学说的最显著缺陷”即在于它倾向于“忽视结构而支持动力学的方法”。这预期了他日后对于象征秩序的强调,即分析家们因为支持想象界而忽视的结构领域,“社会结构皆是象征性的”。
在 1950 年代中期,当拉康开始以借自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的术语来重新阐述他的思想的时候,“结构”这一术语便渐渐被越来越多地联系于索绪尔的语言模型。索绪尔将语言作为一个系统而加以分析,其中没有任何肯定的词项,有的只是差异。这一系统中的每一单元皆是凭借着它与其他单元的差异而构成的,而正是这一系统的概念从此时起渐渐构成了“结构”这一术语在拉康著作中的核心意义。语言是结构的典范,而拉康的那句著名格言“无意识是像语言那样被结构的”因此便是同义反复的,因为“被结构”与“像语言那样”指的是同一回事。
同很多其他的精神分析家相一致,拉康区分了三种主要的病情学范畴,即神经症、精神病以及性倒错。他的独创性在于,他把这些范畴视作结构,而非仅仅将其看作症状的集合(注意:虽然拉康更喜欢用“弗洛伊德式结构”而非“临床结构”的措辞来讲,但是后一术语在现今的拉康派精神分析家的作品中居于主导地位)。
拉康的病情学是基于一种离散序列的范畴分类系统,而非基于一种连续统的次元级数系统。因此,三种主要的临床结构是相互排斥的,例如,一个主体不可能同时既是神经症患者又是精神病患者。此兰种主要的临床结构共同构成了主体相对于大他者的所有三种可能的位置,因此,在精神分析治疗中所遇到的每个主体都可以被诊断为要么是神经症患者,要么是精神病患者,要么是性倒错者。每一种结构皆是经由一种不同的运作而得以区分的:神经症经由压抑(的运作,性倒错经由拒认的运作,而精神病则经由排除的运作。拉康遵循弗洁伊德的观点指出,精神分析治疗的经典方法(涉及自由联想与躺椅的使用)只适用于神经症主体与性倒错主体,而不适用于精神病患者。因而,当拉康派分析家们与精神病人一起工作的时候,他们会使用一种在实质上经过修改的治疗方法。
精神分析最基本的公理之一,即主体的临床结构是由他在生命最初几年中的经验所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精神分析是以某种“关键期假设”为基础的,生命的最初几年是主体的结构在其中被决定下来的关键时期。尽管人们现在尚不清楚这个关键期会持续多久,但是大家都认为在此关键期之后,临床结构就会永远固定且无法改变。
主体
在 1953 年,拉康在主体与自我之间做了一则区分,这一区分将始终是贯穿在他其余著作中的最基本的区分之一。自我隶属于想象秩序,而主体则隶属于象征界。因而,主体并不完全等同于一种有意识的能动感受,此种能功感受仅仅是由自我所产生的一种幻象,而是等同于无意识,拉康的“主体”即无意识的主体。拉康宣称,这一区分可以追溯至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写下《自我与它我》,是为了维持真正的无意识主体与自我之间的这一根本性区分,自我是经由一系列的异化性认同而在无意识主体的核心中构成的。”尽管精神分析治疗会在自我上产生一些强大的效果,然而精神分析首先对之起作用的是主体,而非自我。
升华
对于那些必须要另外以社会不可接受的形式(性倒错行为)或神经症性症状来梓放的过剩的性欲能量,升华使起着一种社会可接受的安全阀的作用。这样一种见解的逻辑结论即在于,全然的升华可能就意味着一切性倒错与一切神经症的终结。然而,在弗洛伊德有关升华的说明中仍然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
弗洛伊德的说明意味着性倒错的性欲作为冲动的一种直接满足的形式是可能的,而升华变得必要则只是因为这种直接的形式是遭到社会禁止的。然而,拉康拒绝此种零度满足的概念,他宣称性倒错并不仅仅是释放力比多的一种兽性的自然手段,而是相对于冲动的一种高度结构化关系,就其本身而言,这些冲动皆己然是语言性的而非生物性的力量。
弗洛伊德认为全然的升华对于某些特别有教养或者有文化的人来说或许是可能的,而拉康则指出“全然的升华对个体而言是不可能的”。
在弗洛伊德的说明中,升华涉及的是把冲动重新导向一种不同的(非性欲的)对象。然而,在拉康的说明中,改变的不是对象,而是对象在幻想结构中的位置。换句话说,升华涉及的不是把冲动导向一种不同的对象,丽是改变冲动己然被导向它的那一对象的本质,这是“对象在其本质上的改变”,此种改变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冲动“已然被能指的链接深深地标记了”。因而,一个对象的崇高品质便并非是由于这一对象本身的任何固有属性,而仅仅是由于这一对象在象征性的幻想结构中的位置的一种放果。更确切地说,升华把一个对象重新定位在了原物的位置上。拉康有关升华的公式因而是“它把一个对象抬升至……原物的高位”。
暗示
暗示包括了把病人导向某种理想或是某种道德价值的思想。与此相对,拉康则提醒分析家们注意,他们的任务是指导治疗,而非指导病人。拉康反对任何把精神分析当作一种带有社会影响的规范化过程的观念。
超我
超我的首要功能即在于压抑针对母亲的性欲望,以便消解俄狄浦斯情结。他遵循弗洛伊德的观点指出,超我产生自对于父亲的俄狄浦斯式认间,但是他也同样参考了梅兰妮·克莱因有关超我的一种古老形式是有其母性根源的论题。
他将超我定位于象征秩序,与自我的想象秋序相对立:“超我在本质上是被定位在言语的象征性层面之中的。”超我与法则具有一种密切的关系,但是此种关系是一种悖论性的关系。一方面,法则本身是一种象征性的结构,它规制着主体性并在此意义上防止着主体性的崩解。另一方面,超我的法则却具有某种“无意义的、盲日的特征,带有纯粹的律令性和简单的暴虐性”。因此,超我便同时既是法则又是对于法则的破坏。超我产生自对于法则的误解,产生自象征链条上的那些缺口,并且以扭曲法则的某种想象性的替代物来填补那些缺口;亦见拉康关于审查机制的一则几乎相同的评论:“审查机制始终都关系因为没有得到理解而在话语中被联系于法则的事物”—。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用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超我是一种命令式”。在 1962 年,拉康指出,这项命令无非就是康德式的绝对律令。它所涉及的特殊律令即“享乐吧!”这一命令,超我是大他者,因为正是大他者在命令主体去享乐。超我因而是享乐意志的表达,享乐意志并非主体自身的意志,而是采取了萨德式“至上的邪恶存在”的形式的大他者的意志。超我是一种“淫秽的、残忍的角色”,它会把“一种无意义的、毁灭性的、纯粹压迫性的、几乎总是反对法律的道德”强加在神经症主体的身上。超我与声音有关,且因而联系着祈灵冲动与施虐狂/受虐狂。
象征界
拉康并未简单地把象征秩序等同于语言。恰恰相反,除了其象征的维度之外,语言还涉及想象的维度与实在的维度。i 吾言的象征性维度即能指的维度,在此维度中的元素没有任何肯定的存在,而纯粹是凭借它们相互之间的差异而构成的。
象征界同样是拉康将其指称为大他者的那一根本相异性的领域。无意识即这个大他者的话语,且因丽完全属于象征秩序。象征界是在俄狄浦斯情结中对欲望进行调节的法则的领域。它是文化的领域,与自然的想象秩序相对立。想象界是以二元关系为特征的,而象征界则是以三元结构为特征的,因为主体间的关系总是以一个第三项(即大他者)为“中介”的。此外,象征秩序也是死亡、缺佳与缺失的领域。象征界既是调节着与原物之间距离的快乐原则,同时又是借由重复而“超越快乐原则”的死亡冲动,事实上,“死亡冲动只是象征秩序的面具”。
象征秩序一旦出现,它便会创造出它始终都存在于那里的感觉,因为“我们发觉除了经由象征符,我们是绝对不可能推测出先于象征界的事物的”。严格地讲,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们便不可能去设想语言的起源,更不用说是那些先于语言而存在的事物,这就是为什么发展的问题是处在精神分析领域之外。
症状
症状被描述为一则信息。在 1961 年,拉康继续说症状是一则谜一般的信息,主体会认为它是来自实在界的一则晦涩难懂的信息,反而不会将其承认为是他自己的信息。
从 1962 年开始,在拉康的著作中便逐渐形成了一种脱离症状的语言学观念,而转向把症状看作无法得到解释的纯粹享乐的倾向。此种概念上的转变,在 1975 年随着“圣状”这一术语的引入而达到了巅峰。
转移
拉康认为,尽管转移常常会假借那些特别强烈的情感而表现出来,诸如爱与恨等,然而它并非是由这些情感所构成的,而是存在于一种主体问关系的结构。他坚持把转移的本质定位于象征界,而非想象界,尽管转移也明显具有一些强大的想象性放果。后来,拉康又评论说,如果说转移往往是在爱的外观下表现出来的,那么它所涉及的也首先是对于知识的爱。
在其本质上,我们认为有效的转移只不过就是言语的行动而已。每当某人以一种真诚且充分的方式对着另一个人言说的时候,便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转移,即象征性的转移发生了某种事情,从而改变了当下的两个存在的本质。
拉康又继续详细阐述了转移的象征性本质,他将其视同于强制性重复,即主体的象征性决定因素的坚持。这要与转移的想象性面向区分开来,即爱与侵凌性的情感反应。在转移的象征性面向与想象性面向之间的这一区分中,拉康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方式来理解转移在精神分析治疗中的悖论性功能,在其象征性的面向(重复),转移通过揭示出主体历史中的那些能指而有助于治疗的进展,而在其想象性的面向(爱与恨),转移则充当着某种阻抗。
互易感觉
互易感觉是由夏恪特·布勒首先发现的一种现象,它指的是经常在小孩子的行为中观察到的一种特殊的认同。例如,一个孩子可能打了另一个问龄孩子的左脸,然后摸着他自己的右脸,并且带着想象出来的痛苦而哭泣。对拉康而言,互易感觉阐明了在想象性认同中所固有的自我与小他者之间的混淆。这种(左右)颠倒便是镜子功能的进一步证据。互易感觉也明显存在于偏执狂当中,其中的政击与反吱击便被共同绑定“在一种绝对的等价之中”。
真理
在拉康的真理概念中,有着几个清晰且相定的基本观点:真理总是指涉有关欲望的真理,而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便是引导分析者去道出这一真理。真理并不等待以某种预先形成的充分状态而由分析家向分析者揭示出来,相反,它是在治疗本身的辩证运动中被逐渐建构出来的。
无意识
拉康指出,弗洛伊德的大多数追随者都严重误解了无意识的概念,他们将无意识化约为“仅仅是本能的所在地”。针对此种生物学的思维模式,拉康声称“无意识既非是原始性的,也非是本能性的”。它首先是语言性的,即“无意识是像一种语言那样被结构的”。
拉康指出无意识有如语言般被结构的原因,恰恰是在于“只有当它被阐述出来的时候,只有在其经由言语化而道出的那个部分之中,我们才能够最终把握无意识”。
拉康同样把无意识描述为一种话语:“无意识是大他者的话语。”这个谜一般的句子变成了拉康的最著名格言之一,我们可以用很多方式来对其加以理解。或许,最重要的意义即在于“我们应当在无意识中看到言语作用在主体上的那些效果”。更确切地说,无意识是能指作用在主体上的那些放果,因为能指恰恰就是受到压押并且在那些无意识的构形(症状、诙谐、过失行为、梦,等等)中返回的东西。
所有这些对于语言、言语、话语和能指的参照,皆明确地把无意识定位在了象征界的秩序当中。实际上,“无意识是作为象征界的某种功能而被结构化的”。无意识是象征秩序对于主体的决定性作用。无意识并非是内在的,恰恰相反,因为言语与语言皆是主体间的现象,所以无意识便是“超个人性”的,可以说,无意识是“外在”的。“象征界相对于人类而言的此种外在性,恰恰就是无意识的概念本身。”如果说无意识看似是内在的,那么这便是一种想象性的效果,此种效果不但阻碍了主体与大他者之间的关系,而且还颠倒了大他者的信息。尽管无意识尤其可见于那些无意识的构形,然而“无意识不会让我们的任何行为跳脱出它的领域之外”。无意识的法则,即那些有关重复和欲望的法则,就像结构本身一样是无所不在的。无意识是不可化约的,因此分析的目标便不可能是无意识的意识化。
女人
精神分析并不试图去描述什么是一个女人,那将会是它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一项任务,而是着手去询问她是如何生成的,即一个女人是如何从一个带有双性倾向的孩子发展而来的。“女人”这一措辞在此指涉的并非是某种生物性的本质,而是象征秩序中的一个位置,它是“女性位置”这一术语的同义词。此外,拉康还声称“就其本身而言,并不存在女人性别的任何象征化”,因为由阳具所提供的那个“极其盛行的符号”并没有任何女性的等价物。此种象征性的不对称,使迫使女人采取了跟男孩同样的道路来通过俄狄浦斯情结,即认同父亲。然而,这对女人而言是更加复杂的,因为她必须把一个异性成员的形象作为其认同的基础。
2023-12-19
缺位
缺位同样可以看做是一种在场。
行动搬演
行动搬演又称为见诸行动,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自我防御模式,也是一种与自我的动机相矛盾的一种行为冲动,并且自我意识无法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动机。
行动搬演(拉康派的叫法),在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中又称为见诸行动。拉康认为,这种行动是把过去带到现实的一种方式。过去的经历在回忆中无法顺利地到达自我意识层面,聚集在潜意识层面,并且这种潜意识无法通过言语传达给他人,或者是他人拒绝倾听,使得这种回忆表达无法进行时,自我就会通过一种加密的方式,在行动中表达出来。
侵凌性
随之发生的对于镜像的认同,故而便隐含着与相似者之间的一种同时涉及爱欲与侵凌的矛盾情感关系。此种“爱欲性侵凌”继而作为一种基本的矛盾情感,构成了未来的所有认同形式的基础,而且它也是自恋的一项基本特征,自恋因而能够轻易地从极端的自爱转向“自恋性自杀式侵凌”的相反极端。
异化
自我是通过认同相似者而构成的,异化便是此一过程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自我的最初综合在本质上是另一自我,它是遭到异化的”。即“我是一个他者”。因而,异化发生在想象界中。尽管异化是所有主体性的一项本质性特征,但精神病却代表着一种更加极端的异化形式。
焦虑
焦虑之于缺失
所有的欲望皆起因于缺失,而焦虑则发生在当这一缺失本身就是缺失的时候。焦虑是一种缺失的缺失,事实上,正是其缺位的可能性,将我们从焦虑中解救了出来。行动搬演与行动宣泄皆是对抗焦虑的最后防御。
焦虑与镜像阶段
即便是在看到自己的镜中映像这样一种往往令人惬意的经验当中,也还是可能会出现镜像遭到修改而突然对我们显得陌生的某种时刻。如此一来,拉康便把焦虑联系于弗洛伊德的“怪怖”概念。
存在
每当拉康把存在与实存对立起来的时候,他都是在把存在的象征功能与实在界中的实存形成对照。因而,某种事物可能“存在”而不“实存”,即当它是从言语中被建构出来,但在实在界中找不到任何对应物的时候(例如:完整的大他者)。反之,某种事物可能“实存”而不“存在”,譬如主体的“无法言说的实存”便无法被完全化约为一种能指的链接。
存在是在语言中并通过语言而构成的。人类的存在首先是一种语言结构上的存在。
阉割情结
阉割与临床结构
正是对阉割的拒绝处在所有精神病理性结构的根源。然而,因为全然接受阉割是不可能的,所以一种完全“正常”的位置便是从来不会被抵达的。最接近于这样一个位置的是神经症的结构,然而即便在这里,主体也仍旧会通过压抑对阉割的认识来防御大他者中的缺失。这就防止了神经症患者充分承担起他的欲望,因为“正是对阉割的承担造成了欲望被建立在其上的那一缺失”。相较于压抑而言,一种更激进的对抗阉割的防御是拒认,这是性倒错结构的根源。精神病患者则走上了其中最极端的道路,他完全拒斥(排除)阉割,仿佛阉割从末存在过似的。对于象征性阉割的此种排除,便导致了阉割在其实在界中的返回,诸如以肢解的幻觉或甚至是以自行切断实在的生殖器官的形式返回实在界。
防御
如同神经症忠者一样,性倒错者也会“在自己的欲望上进行防御”,因为“欲望是一种防御,是针对在享乐中超出某种界限的禁止”。拉康继而声称:“欲望会涉及一个将其等同于不想要欲望的防御性阶段。”
要求
要求与人类主体最初的无助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促使分析者完全在言语中来表达自己,精神分析的情境便将其放回到了无助的婴儿的位置上,从而激发出退行。
经由要求的中介,一直到童年早期的整个过去都会打开。主体除了要求以外从未做过任何事情,他无法以别的方式存活下来,而我们恰恰从那里继续下去。
拉康将力比多组织的各个阶段重新思考为要求的不同形式。口腔阶段是由被喂养的要求所建立的,这是由主体所发出的一种要求。另一方面,在肛门阶段中,问题就不是主体的要求,而是大他者(在大小便训练中规范孩子的父母)的要求。在这两个前生殖阶段中,要求的满足都遮蔽了欲望,只有在生殖阶段中,欲望才最终得以充分地构成。
欲望
当拉康谈论欲望的时候,他指涉的并不是任何类型的欲望,而姶终都是无意识的欲望。这并非是因为拉康把有意识的欲望看作不重要的,而仅仅是因为正是无意识的欲望构成了精神分析的核心关切。无意识的欲望完全是性欲化的,“无意识的动机仅限于……性的欲望……另一种主要的一般性欲望,即饥饿的欲望、是不被表征的。”
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即在于引导分析者承认有关其欲望的真理。然而,只有当某人的欲望在言语中被道出的时候,承认这个欲望才是可能的:“只有当它在他者的面前被表述、被命名的时候,那个欲望,无论它是什么,才会在该词的充分意义上得到承认。”
然而,至于欲望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以言语来道出,却存在着一个限制,因为“在欲望与言语之间存在着某种根本的不可相容性”,正是此种不可相容性说明了无意识的不可化约性(即事实上,无意识并非是不被知道的东西,而是无法被知道的东西)。尽管就某种程度而言,有关欲望的真理在所有的言语中皆会存在,然而言语却永远无法道出有关欲望的全部真理,只要言语试图去道出欲望,就总是会产生某种残留,某种超出言语的剩余。
重要的是在欲望与冲动之间做出区分。尽管它们两者皆属于大他者的领域(与爱相反),然而欲望是单一的,而冲动则是繁多的。换句话说,冲动是被称作欲望的某种单一力量的一些特殊(部分)表现(尽管也可能有一些欲望没有被表现在冲动之中)。欲望只有一个对象,即对象 a,而且这一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冲动中的各种部分对象所代表的。对象 a 并非欲望所趋向的对象,而是欲望的原因。欲望不是一种与对象的关系,而是一种与缺失的关系。
拉康最经常重复的一则公式即:“人的欲望是(大)他者的欲望。”这句话能够以很多互补的方式来理解,下面便是其中最重要的几种理解:
欲望在本质上是欲望成为一个他者欲望的对象,这既意味着欲望成为一个他者欲望的对象,也意味着欲望得到一个他者的承认。这一点在俄狄浦斯情结的第一“时间”上得到了清楚的闸明,主体在此时间上欲望着成为母亲的(想象)阳具。
只有当一个人欲望的不是身体,而是他者的欲望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他想要“被欲望”或是“被爱”的时候。或者更确切地讲,想要让其个人价值“被承认”的时候,欲望才是人类的欲望……换句话说,所有人类的、人类发生学上的欲望……最終,都会起到一种对于“承认”的欲望的功能。
主体正是作为大他者来进行欲望的,也就是说,主体是从一个他者的立场来进行欲望的。如此的结果便是“人类欲望的对象……在本质上是一个为别人所欲望的对象”。把一个对象变得可欲望的东西,并非是事物本身的任何内在品质,而仅仅是它被另一个人所欲望的这一事实。
“指向一个自然对象的欲望,只有就它被另一个人指向同一对象的欲望所‘中介’而言,才是人类的欲望。只有人类会因为其他人对某种东西的欲望而去欲求其他人所欲求的这个东西。”
对此的原因可以追溯至前面有关人类的欲望即对于承认的欲望的观点;通过欲求一个他者所欲求的东西,我便可以让这个他者承认我占有那一对象的权力、从而让这个他者承认我凌驾在他之上的优越性。
欲望的这一普遍特征在癒症中尤其明显;癒症患者即这样的一种人,她支撑着另一个人的欲望,同时又将另一个人的欲望转变成她自己的欲望。因此,在对一个意症患者的分析当中,重要的就不是要找出她所欲望的对象,而是要发现她从中欲望的位置(即她所认同的主体)。
欲望永远是“对于别的东西的欲望”,因为我们不可能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产生欲望。产生欲望的对象是在不断延宕的,这就是为什么欲望是一则换喻。
从拉康的这句话中显示出来的最重要的一点,即在于欲望是一种社会性的产物。欲望并非看上去是私人事务,而是始终在与其他主体被感知到的欲望的辩证关系中被构成的。
第一个占据大他者位置的人便是母亲,而且孩子也首先会受到她的欲望所支配。只有当父亲通过阉割母亲而将欲望链接于法则的时候,主体才会从对反复无常的母亲欲望的屈从之中被解救出来。
拒认
像弗洛伊德一样,拉康也宣称拒认总是伴随着对于遭拒认之物的一次同时的承认。因而,性倒错者就并不完全是对阉割无知的;他同时知道它并否认它。在拉康这里,这个术语却开始表示两个面向,即对于阉割的同时否认与承认。
拒认即无法接受是缺失导致了欲望,而相信欲望是由某种在场(例如:物神)而导致的。
冲动
冲动之所以不同于生物性的需要,是因为它们永远都无法得到满足,而且它们的目标也不是旨在对象,而是水远环绕着对象。拉康指出,冲动的目的并非抵达一个“目标”,而是跟随它旨在环绕对象的“目的”。因而,冲动的真正目的就并非是某种完全满足的神话性目标,而是旨在返回其循环的路径,而享乐的真正来源便是此一封闭环路的重复性运动。
拉康鉴别出了四种部分冲动,即口腔冲动、肛门冲动、视界冲动以及祈灵冲动。这些冲动中的每一种都是由一个不同的部分对象与一个不同的爱欲源区所指定的。前两种冲动联系着要求,而后两种冲动则联系着欲望。
冲动与欲望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皆起源于主体的领城,与生殖冲动截然相反,后者(倘若它存在的话)是在大他者的那一边找到其形式的。然而,冲动又不仅仅是欲望的另一个名称:它们是欲望在其中得以实现的部分的面向。欲望是单一且末分化的,而冲动则是欲望的部分表现。
自我
自我是在镜像阶段中经由镜像认同而形成的一种想象性构造。因而它是主体变得异化于其自身,并将其自身转变成相似者的位置。自我所基于的此种异化,在结构上同偏执狂相类似,这就是为什么拉康写道,自我具有一种偏执狂的结构。自我因而是一种想象的构形,与主体相对立。后者是一种象征界的产物。实际上,自我恰好就是对于象征秋序的“误认”,是阻抗的所在地。自我是像一个症状那样被结构的:“自我恰恰是像一个症状那样被结构的。在主体的中心,它仅仅是一个享有特权的症状,是典型的人类症状,是人类的心理疾病。”
因此,拉康完全反对流行于自我心理学的这样一种思想,即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是旨在强化自我。因为自我是“幻象的所在”,所以增强它的力量只会在增加主体的异化上取得成功。自我同样是对于精神分析治疗的阻抗的来源,因而强化自我的力量也只会增加那些阻抗。因为其想象的固定性,自我会抵制所有主体性的成长与改变,并且会抵制欲望的辩证运动。通过削弱自我的这种固定性,精神分析治疗旨在重新建立欲望的辩证并重新发动主体的生成。
拉康反对自我心理学把分析者的自我当作分析家在治疗中的同盟的观点。他同样拒绝自我心理学把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看作促进自我对于现实的适应的观点。
分析的结束
拉康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构想这一终点的。
在 1950 年代初,分析的目标被描述为“某种真言的到来以及主体对其历史的领悟”。
主体……在开始分析的时候只讲到他自己而没有对着你讲,或是只对着你讲而没有讲到他自己。当他能够对着你去讲到他自己的时候,分析便会结束。
分析的结束也同样被描述为甘心接受其自身的必死性。
在 1960 年,拉康则把分析的结束描述为一种焦虑与抛弃的状态,并且将其比喻为人类婴儿的无助。
在 1964 年,他又将其描述为当分析者“穿越根本幻想”的时刻。
在其教学的最后十年,他则把分析的结束描述为“认同于圣状”,以及“知道用圣状来做些什么”。
所有这些闸述的共同思想皆在于,分析的结束会涉及分析者主体位置上的某种改变。
拉康所拒绝的有关分析结束的其他错误观念包括:“强化自我”“适应现实”与“幸福”。分析的结束既非是症状的消失,亦非是某种潜在疾病(例如:神经症)的治愈,因为分析在本质上并非是一种治疗的过程,而是一种对于真理的探寻,而真理却并非总是有益的。
外心性/外密性
无意识并非一个纯粹内部的精神系统,而是一个主体间的结构(“无意识是外在的”)。再者,大他者也是“相异于我的某种东西,尽管它处在我的中心”。此外,主体的中心是外在的,主体是离心的。
幻想
每一种临床结构都可以通过用幻想场景来遮蔽大他者中的缺失的特殊方式而加以区分。拉康以数元($◇a)来加以形式化的神经症的幻想,在欲望图解中便是作为主体对于大他者的谜一般的欲望的回应,即以对大他者想要从我身上得到什么这一问题做出回答的方式而出现的。这个数元应当读作:被画杠的主体相对于对象的关系。性倒错的幻想则颠覆了此种与对象的关系,并因而被形式化为 a◇$。
尽管数元($◇a)标定了神经症幻想的普遍结构,然而拉康对于癔症患者与强迫型神经症患者的幻想也提供了一些更加具体的公式。虽然不同的幻想公式指示了那些享有相同临床结构的人的幻想的共同特征,但是分析家也必须要留意那些刻画了每位病人的特殊幻想剧本的独有特征。这些独有特征表达着主体的特殊享乐模式,尽管是以一种经过扭曲的方式。这种明显存在于幻想之中的扭曲,正好将幻想标记为一种妥协形成;幻想因而既是使主体能够维持其欲望的东西,又是“主体在其消失的欲望的水平上维持共自身的东西”。
拉康认为,除了所有出现在梦中与其他地方的无数形象之外,还总是存在着一个无意识的“基本幻想”。在精神分析洽疗的过程当中,分析家以其全部细节来重构分析者的幻想。然而,治疗并不会停止在那里;分析者还必须继续去“穿越基本幻想”。换句话说,治疗必须对主体的基本防御模式产生某种修改,即在其享乐模式上产生某种改变。
父亲
拉康不断地强调父亲作为一个第三项的角色,正是父亲通过中介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想象二元关系,从而抵救了孩子,使其免遭于精神病,并使其进人社会存在成为可能。父亲因而不只是主体与之争夺母亲的爱的一个纯粹的竞争者;就其木身而言,他也是社会秩序的代表,而只有通过在俄狄浦斯情结之中认同于父亲,主体才能够进人这一秩序。因此,在所有精神病理性结构的病因学中,父亲的缺位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象征的父亲
象征的父亲并非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而是一个位置、一种功能,且因此同义于“父性功能”这一措辞。此一功能怡怡就是在俄狄浦斯情结中强加法则并调节欲望的功能,是介入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想象二元关系,以便在他们之间引人一个必要的“象征性距离”。
象征的父亲是象征秩序的结构中的基本元素;正是男性世系一脉的铭写,把文化的象征秩序与自然的想象秩序区分了开来。通过把世系结构化作一系列代际的传承,父系制度便引人了一个“其结构不同于自然秩序”的秩序。象征的父亲同样是死亡的父亲,是遭到他自己的儿子们所谋杀的原始部落的父亲。此外,象征的父亲也被称作父亲的名义。
想象的阳具在前俄狄浦斯的想象三角形中作为第三项的在场,即表明象征的父亲在前俄狄浦斯阶段便已然开始运作了,在象征的母亲的背后,总是存在着象征的父亲。然而,精神病患者却从末走到这么远;实际上,正是象征的父亲的缺位刻画了精神病结构的本质特征。
想象的父亲
想象的父亲是一种意象,是主体围绕着父亲的角色而在幻想中建立起来的所有想象性建构的复合体。
实在的父亲
实在的父亲在俄狄浦斯情结中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正是他在俄狄浦斯情结的第三“时间”上作为对孩子实施阉割的人而介入。这一介入把孩子从先前的焦虑之中解救了出来;倘若没有此种介入,孩子就需要一个恐怖症的对象来充当对于缺位的实在的父亲的某种象征性替代。实在的父亲作为阉割的动因的介入,并不完全等价于他在家庭中的物理性在场。正如小汉斯的个案所表明的那样,实在的父亲可能是物理性在场的,但仍旧未能作为阉割的动因而介入。相反,即使当父亲物理性缺位的时候,孩子也可以很好地感受到实在的父亲的介入。
恋物癖
拉康在 1958 年声称阴茎对那些异性恋的女人而言“呈现出了某种物神的价值”,他的这一命题引起了很多有趣的问题。首先,它翻转了弗洛伊德有关恋物癖的见解;相比于把物神当作对于实在的阴茎的一种象征性替代,实在的阴茎本身就可以经由替代女人缺位的象征性阳具而变成一种物神。其次,它动摇了(势洛伊德与拉康都曾做出的)恋物癖在女人中间是极其罕见的这一主张,如果阴茎可以被视作一种物神,那么恋物癖就明显在女人中问比在男人中间更为普遍。
排除/除权
对于一个特殊的主体而言,当父亲的名义遭到排除的时候,它便在象征秋序中留下了一个永远无法被填满的空洞;于是,这个主体便可以说是具有了一个精神病的结构,即便他并末表现出精神病的任何典型迹象。当遭到排除的父亲的名义或早或晚地重新出现于实在界中的时候,主体无法对其加以同化,而“与此一无法同化的能指相碰撞”的结果便是严格意义上的“进人精神病”,其典型特征是各种幻觉)与/或妄想的发作。
排除应当与诸如压抑、否定与投射等其他的运作区分开来。
- 压抑排除不同于压抑,是因为遭排除的元素并未被埋藏进无意识之中,而是被逐出了无意识之外。压抑是构成神经症的运作,而排除则是构成精神病的运作。
- 排除不同于否定,是因为它并不关涉任何初始的存在判断。否定涉及对于其存在先前既已登记的某种元素的否认,但对排除而言,则好像遭排除的元素根本就从木存在过似的。
碎裂的身体
在镜像阶段中,幼儿会将自己在镜中的映像视作一个整体/综合,而借由对比,这一知觉便会引起(在此阶段上缺乏运动性协调的)幼儿自己的身体是割裂的与碎裂的知觉。由此种碎裂感所激起的焦虑,便催化了自我借以形成的镜像认同。然而,对于一个综合性自我的预期,却会在此后不断地受到此种碎裂感的记忆的威胁,其表现即是“阉割、去势、残缺、肢解、脱白、剖腹、吞噬、身体爆开的形象”。在治疗中的一个特殊时期一一当分析者的侵凌性在负性转移中呈现出来的时候,这些形象便会典型地出现在分析者的梦境与联想之中。这个时刻是治疗在正确的方向上进展的一个重要的早期标志,即朝向自我的坚固统一性的崩解。
从更加一般的意义上说,碎裂的身体不仅指涉于有关物理性身体的种种形象,而且还指涉于任何有关碎裂与不统整的感觉:“他「主体」原本即是一个尚未完备的欲望聚合体——你们在此得到了‘碎裂的身体’这一表达的真正意义”。任何这样的不统整感都会威胁到将自我构筑起来的那一综合的幻象。
拉康还用碎裂的身体的概念来说明癒症的某些典型症状。当癔症性瘫痪波及某一肢体的时候,它并不关涉于神经系统的生理结构,而是相反,反映出了身体经由一种“想象的解剖”而被割裂开来的方式。以此种方式,碎裂的身体便“被展现在器质性的层面上,正如癔症的精神分裂样症状与痉挛性症状所展示的那样,被展现在界定幻想解剖学的那些碎裂化的线索之中”。
挫折
拉康首先将挫折归类为“对象缺失”的三种类型之一,有别于阉割与剥夺。虽然他承认挫处在仔亲与孩子之间原初关系的核心,但是他认为挫折并不关涉生物学的需要,而是关乎对爱的要求。这并不是说挫折丝毫无关于能够满足需要的一个实在的对象(例如:乳房或者奶瓶);相反,这样的一个对象必定是车涉其中的,至少是在瑕初的时候。然而,重要的是,此一对象的实在功能(即满足某种需要,诸如饥饿等)很快便会受到其象征功能的完全遮蔽,也就是说,事实上它是作为一种母爱的象征而还作的。这个对象之所以被赋子价值,更多的是因为它是某种象征的礼物,而较少的是因为其满足某种需要的能力。作为一个礼物、它被铭写在调节交换环路的那些法则的象征网络之中,且因而被看作主体对其拥有某种合法性要求的东西。严格地讲,挫折只能发生在这一合法性秋序的脉络之下,因而当幼儿所要求的对象没有被提供的时候,唯有在幼儿觉得这是不公正(自己受委屈)的时候,我们才能够说这是一个挫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当对象最终被提供的时候,这种(违背承诺的、爱被拒给的不公正的感觉继续存在于孩子身上,孩子于是通过享乐继原始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的那些感受来聊以自慰。因而,挫折远非是关系满足某种生物性需要的失败,而是往往涉及怡怡相反的东西;真正的挫折是对爱的拒绝,而生物性需要的满足则是对于真正的挫折进行补偿的一种徒芳的尝试。
缺囗
在 1950 年代初期,该术语则开始指涉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根本性断裂,这是由于“在人身上,想象关系已有所偏离,因为那里恰怡是缺又被产生出来,从而使死亡被感受到的地方”。人与自然之间的这一缺又明显可见于镜像阶段:
我们不得不假定在他[人类]身上存在着某种生物性的缺口,而这怡恰就是我在向你们谈及镜像阶段的时候试图去界定的东西……人类与其自身的形象拥有某种特殊的关系一一种带有缺口的、带有异化性张力的关系。
想象界的功能怡怡在于填补这一缺又,从南掩盖主体的割裂并且呈现出一种想象的统一与完整的感觉。
目光
对萨特而言,“注视”即允许主体认识到他者(他人)也是一个主体的东西;“我与作为主体的他者(他人)的根本联系必须能够回湖到我被他者(他人)看见的永久可能性”。当主体遭他者(他人)的注视突然侵袋的时候,主体便会论于羞愧。
当然,最常表现出注视的,是两只眼球朝我的方向上的汇聚。但是,注视偶尔也会出现在当树枝瑟瑟作响,或是一阵牌步声之后又跟着寂静,或是百叶窗微微打开,又或是窗帘轻轻摆动的时候。
直到 1964 年,随着作为欲望原因的对象 a 概念的发展,拉康才发展出了他自己的目光理论,这一理论截然不同于萨特的理论。萨特把目光与观看的行动合并在一起,而拉康现在则将两者分离开来;目光变成了观看行动的对象,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视界冲动的对象。因此,在拉康的说明中,目光便不再处于主体的一边;它是大他者的目光。萨特设想在看见他人与被他人看见之间有一种基本的互易性,而拉康现在则设想在目光与限睛之间是一种二律背反的关系:观看的眼腈是属于主体的,而日光则处在对象的一边,且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的一致性,因为“你永远不会从我看见你的位置来注视我”。当主体注视一个对象的时候,这个对象便总是已经在回望着主体了,只不过是从主体无法看见它的一个地方。眼睛与目光之间的这一分裂,无非就是在视觉领域中表达出来的主体性的割裂本身。
幻觉
幻觉是精神病的一种典型现象,它们通常是听觉性的(听见一些声音),但也同样可能是视觉性、躯体性、触觉性、嗅觉性或者味觉性的。
拉康认为,精神病的幻觉是排除运作的结果。排除指的是父亲的名义从精神病主体的象征世界中缺位。幻觉是这一遭到排除的能指在实在界的维度上的返回。
虽然幻觉最常被联系于精神病,但是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它们也在所有主体的欲望结构中扮演着某种重要的角色。弗洛伊德声称:“最初的愿望似乎是对于满足记忆的某种幻觉式灌注。”
无助
拉康遵循弗洛伊德突出人类婴儿对于母亲的初始依赖的重要性的观点。拉康的原创性则在于他让我们注意到了“这种依赖是由一个语言的世界来维持的事实”。母亲会把婴儿的啼哭解释为饥饿、疲倦、孤独等,并且回溯性地决定了它们的意义。孩子的无助与母亲的全能形成了对比,因为母亲能够决定是否要去满足孩子的需要。对于这一反差的认识便会在孩子身上造成一种抑郁的效果。
分析的结束并未被拉康构想为某种幸福充盈的实现,而是完全相反,它是主体甘心接受其绝对孤独的时刻。然而,婴儿能够依赖于其母亲的帮助,但是分析者在分析结束时却“无法期待来自任何人的帮助”。如果说这似乎表现了精神分析治疗的一种特殊的苦行观,那么这恰怡就是拉康希望它被看待的方式;用拉康的话说,精神分析即一场“漫长的主体的苦行”。
癔症
把癔症与强迫型神经症区分开来的正是这一问题的本质。
欲望的结构,即欲望乃是大他者的欲望的此种结构,是被更清晰地表现在癔症而非任何其他的临床结构之中的;癔症患者恰恰是通过认同别人而将他者的欲望据为己有的人。
然而,正如杜拉个案所同样显示的那样,癔症患者唯有在她不是大他者的欲望对象的条件下才维系着大他者的欲望,她无法忍受自己被当作那一欲望的对象,因为那样便会重新激活剥夺的创伤。
认同
认同的概念在拉康的著作中占据着一个同等重要的位置。拉康特别强调形象的角色,他把认同定义为“当主体承担一个形象时在主体身上所发生的转变”。“承担”一个形象,即在那一形象中再认其自身,并且将那一形象当作其自身,据为己有。
从其早期的著作中开始,拉康便在想象性认同与象征性认同之间做出了区分:
想象性认同
想象性认同是自我在镜像阶段中借以被创造出来的机制,它绝对屈于想象秩序。当人类幼儿看见自己在镜中的映像时,它便会认同那一形象。自我经由认同某种外在于(甚至是对立于)主体的事物而建立,这便“把主体结构成了他自己的竞争对手”且涉及了侵凌性与异化。镜像阶段构成了“原初认同”,并且诞生了理想自我。
象征性认同
象征性认同是在俄狄浦斯情结的最后阶段对于父亲的认同,它引起了自我理想的形成。正是凭借这种次级认同,主体才得以超越原初认同中所固有的那种侵凌性,四而可以说是代表着某种“力比多的正常化”。尽管这一认同被称作“象征性”的,然而它作为一种“次级认同”,仍旧是以原初认同为模型的,因而像所有的认同一样带有想象性;它之所以被称作“象征性”的,仅仅是因为它代表着主体完成了进人象征秋序的通路。
主体表现认同的方式往往都可能只是发展出与其认同对象的症状相同的一个症状。在这样的情况下,认同便是部分的且极其有限的,而且也只是从认同对象本人身上借取一个单一特征。
想象界
从一开始,该术语便具有幻象、迷恋与诱惑等意涵,而且特别联系着自我与镜像之间的二元关系。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想象界始终保留着幻象与诱的意涵,但是它并不完全同义于“虚幻”,因为后一术语意味着某种不必要且不合理的事物。想象界远非不合理的;它在现实中有着强大的效果,而并非完全是某种能够被免除或“克服”的事物。
想象秩序的基础仍然是自我在镜像阶段中的形成。因为自我是通过认同相似者或镜像而形成的,所以认同也是想象秩序中的一个重要的面向。自我与相似者构成了二元关系的原型,而且两者是可以互换的。自我借以认同小他者而构成的这一关系,便意味着自我乃至想象秋序本身,皆是一种根本性异化的位点,“异化是想象秩序的枸成性要素”。自我与相似者之间的此种二元关系在根本上是自恋性的,而自恋则是想象秩序的另一个特征。自恋始终都伴随着某种侵凌性。想象界是形象与空想,乃至欺骗与引诱的领域。想象界中的主要幻象,即那些涉及整体性、综合性、自主性、二元性,且尤其是相似性的幻象。想象界因而是那些表面显象的领域,即隐藏了潜在结构的那些欺骗性的、可观察的现象的领域;情感即这样的现象。
基于镜像的那种近乎催眠式的效果,想象界会在主体身上施加一种迷惑性的力量。因而,想象界便根植于主体与自己身体(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与其身体形象)之问的关系。此种迷惑性/捕获性的力量既是诱惑性的(想象界尤其表现在性的层面上,诸如以性的展示与求偶仪式这样的形式;又是致残性的:它把主体因禁在一系列静态的固着之中。
享乐
对于“享乐”的禁止(快乐原则)是内在于语言的象征性结构的,这就是为什么“就其本身而言,对于言说之人,享乐是遭到禁止的”。主体进人象征界的条件便是在阉割情结中对于“享乐”的初始弃绝,即主体在此时放弃了他想要为母亲而成为想象的阳具的打算;“阉割即意味着享乐必须被拒绝,以便它能够在欲望法则的反转阶梯上被抵达”。因而在俄狄浦斯情结中对于享乐的象征性禁止(即乱伦禁忌),便悖论性地是对某种已然不可能之物的禁止;其功能也因此在于维持神经症性的幻象:假如没有遭到禁止,享乐便会是可以抵达的。这样的禁止恰恰造成了僭越它的欲望,“享乐”也因此在根本上即是僭越性的。
与弗洛伊德的只有一种力比多,即男性力比多的主张相一致,拉康也声称享乐在本质上是阳具性的;“享乐,就它是性欲化的而言,便是阳具性的,而这就意味着它就其本身而言与大他者并无关联”。
法则
然而,法则与欲望之间的关系是辦证性的,“欲望是法则的反面”。如果在一方面,法则将诸多限制强加在欲望之上,那么在另一方面,法则也就确实通过创造禁止而首先创造出了欲望。欲望在本质上是想要僭越的欲望,而要有信越的存在,就必须首先有禁止的存在。因此,情况就并非是说先有一个预先给定的欲望,然后法则再对其加以规制,而是说欲望即诞生自这一规制的过程,“我们在此看到的是欲望与法则之间的紧密联结”。
如果说法则与父亲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这就不仅是因为父亲是强加法则之人,而且也是因为法则即诞生自对于父亲的谋条。这一点在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中所讲述的原父神话里得到了清楚的闸明。在这则神话中,对于父亲的谋杀,非但没有使儿子们免于法则的约束,反而是加固了乱伦禁忌的法则。
爱
爱在分析治疗中是作为转移的一种效果而出现的,而一种人为的情境何以会产生这样的一种效果,是在拉康的著作中始终令他着迷的问题。拉康指出,爱与转移之间的此种关系,即证明了欺骗在所有爱中的基本角色。拉康同样极其重视爱与侵凌性之间的密切关联,一者的在场必然隐含着另一者的在场。弗洛併德将其称作“矛盾情感”的此种现象,被拉康看作精神分析的伟大发现之一。
爱被拉康定位为一种纯粹想象性的现象,尽管它在象征秩序中也有其效果(其中的一个效果即是造成“象征界的真正潜没”。爱是自体情欲性的,而且从根本上带有一种自恋性的结构,因为“我们在爱中所爱的正是我们自己的自我,是在想象层面上变得实在的我们自己的自我”。
爱涉及一种想象的互易性,因为“爱,在本质上,是希望被爱”。正是“爱”与“被爱”之间的此种互易性构成了爱的幻象,而且也正是这一点使爱区别于冲动的秩序,因为在冲动的秩序中没有任何的互易性,有的只是纯粹的主动性。
爱是通过与所爱者相融合从而填补任何性关系的缺位的一种虛假的幻想;这一点在典雅爱情的无性观念中尤其清晰。
爱是欺骗性的,“作为一种镜像反射的虚假幻境,爱在本质上是欺骗”。爱所指向的并非是爱恋对象所拥有的东西,而是指向他所缺失的东西,指向超出他之外的戲无。这个对象之所以被賦子价值,是因为它来到了那一缺失的位置上。
拉康著作中最复杂的领域之一,便涉及爱与欲望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这两个术语是截然对立的;另一方面,此种对立又因为两者之间的某些相似性而成了问题:
爱是隶属于自我领域的一种想象现象
爱是隶属于自我领域的一种想象现象,它明显对立于登陆到象征秩序(亦即大他者领域)的欲望。爱是一种隐喻,而欲望则是一种换喻。我们甚至可以说是爱杀死了欲望,因为爱的基础是与所爱者融为一体的幻想,而这便废除了促使欲望产生的那种差异。
另一方面,拉康著作中的某些元素也动摇了爱与欲望之间的纯然对立。首先,它们的相似性在于两者皆无法得到满足。其次,爱是“希望被爱”的这一结构等同于欲望的结构,主体在其中欲望成为大他者欲望的对象(实际上,在科耶夫对于黑格尔的解读之中,此种有关欲望的说法所基于的正是“爱”与“欲望”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的语义模糊性;。最后,在需要/要求/欲望的辦证法中,欲望恰好诞生自要求中未被满足的那一部分,这一要求即是对爱的要求。
主人
人的欲望是对于承认的欲望,而主奴辦证法便是这一事实的不可避免的结果。为了获得承认,主体必须将其自身所持有的观念强加给一个他者。然而,因为这个他者也同样欲望着承认,所以他也必须做出同样的事情,因此主体便被迫卷人了与他者的斗争。这场争夺承认、争夺“纯粹声望”的斗争必定是一场“殊死搏斗”,因为只有为了承认而冒上自己生命的危险,一个人才能够证明他真的是人。然而,这场战役事实上叉必须在任何一方战斗者死亡之前停止下来,因为只有活着的人才能授予承认。因而,当其中一方放弃自己对于承认的欲望并且向另一方投降的时候,这场斗争便结束了;战败的一方承认胜利者是自己的“主人”并且变成他的“奴隶”。事实上,人类社会之所以可能,仅仅是因为一些人甘愿当奴素,而不是殊死搏斗;一个完全由主人们构成的社会共同体是不可能的。
主人与奴隶之间的关系之所以是辩证性的,是因为它会导致对于他们各自位置的否定。一方面,主人所取得的承认是不能令他满足的,因为给他授子这一承认的不是别人,而仅仅是一个奴隶,他在主人看来只不过是一头牲畜或是一件物品;因而“当主人的那位便永远都不会得到满足”。
争夺纯粹声望的斗争即阐明了欲望的主体间性本质,其中重要的事情便是让欲望得到一个他者的承认。殊死搏斗也阐明了自我与相似者之间的二元关系中所固有的那种侵凌性。
数元
冲动的数元($∞ D)与幻想的数元($0 a)。
误认
在想象秩序中,“自我认识”便是“误认”的同义词。
隐喻
压抑
压押与神经症的症状拉康认为压抑(次级压抑)具有一种隐喻的结构。“换喻的对象”(即在先前的公式中被划消的能指 S’)尽管遭到压抑,却会返回到由隐喻而产生的剩余意义(+)之中。因此,压抑物的返回(即症状)也同样具有一种隐喻的结构;实际上,拉康断言说“症状即一则隐喻”。
认同
认同隐喻同样是认同的结构,因为认同即在于自身对他人的替代。
爱
爱是像一则隐喻那样被结构的,因为它也涉及替代的运作。“正是就‘有情人’作为质乏主体的功能来到了‘心上人’即所爱对象的位置上并且以自身替代了后者的功能而言,爱的意指才得以产生。”
转喻
欲望
欲望拉康提出转喻是沿着能指链条从一个能指到另一能指的运动,即一个能指在意义的永久延迟中不断地指涉于另一能指。欲望恰好也是以同样水无止境的不断延迟过程为特征的,因为欲望总是“对于某种其他事物的欲望”,一旦欲望的对象被获得,它就不再是可欲望的,而主体的欲望便固着于另一对象。因而,拉康写道:“欲望即换喻。”
镜像阶段
母亲
把母亲看作威胁要吞噬孩子的一种泯灭性力量的观点,在拉康其后的著作中是一个恒定的主题。孩子必须使自己从与母亲的想象性关系中分离出来,以便进人社会世界,末能做到这一点便可能会导致其范围从恐怖症延伸至性倒错的各种怪癖中的任何一种。因为帮助孩子克服对于母亲的原初依恋的动因是父亲,所以这些怪癖便也可以说是起因于父性功能的某种失败。因此,拉康的大部分著作皆旨在把分析理论中的重点从强调母子关系(前俄狄浦斯,即想象界的原型)转回至强调父亲的角色(俄狄浦斯情结,即象征界的原型)。
女人想要拥有一个孩子的欲望是根植在她对于男人阴茎的美慕之中的。当女孩子最初认识到自己并不拥有阴茎的时候,她便会感觉到自己被剥夺了某种有价值的事物,并且会试图通过获得一个孩子来对此进行补偿,把孩子当作自己一直被拒绝给予的阴茎的象征性替代。拉康遵循弗洛伊德的观点指出,对于母亲而言,孩子总是代表着她所缺失的象征性阳具的替代。然而,拉康又强调说此种替代从来都不会真正地满足母亲;即便在她拥有了一个孩子之后,她对于阳具的欲望也会继续存在。孩子很快便会认识到自己并未完全满足母亲的欲望,认识到她的欲望指向了超越他自身之外的某种东西,并因而试图去破译这个谜一般的欲望;他必须找出“你要什么?”即“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孩子所想出的回答,便是母亲欲望的是想象的阳具。孩子于是便试图通过认同想象性阳具(或是通过认同阳具性母亲,即被想象为拥有阳具的母亲)来满足母亲的欲望。在这场“成为抑或不成为阳具”的游戏之中,孩子便完全听凭母亲反复无常的欲望所支配,无助地面对着她的全能。然而,这样的无力感起初可能并不会引起太大的焦虑;有那么一段时间,孩子都会把他想要变成阳具的企图体验成一种相对令人满意的诱惑游戏。只有当孩子的性冲动开始搅动(例如:在幼儿手淫之中)并且把实在界中的一个元素引人这场想象性游戏的时候,母亲的全能才开始在孩子身上激起巨大的焦虑。此种焦虑即表现在那些遭到母亲吞噬的形象之中,并且只能通过实在的父亲在俄狄浦斯情结的第三时问上阉割孩子的干预性介入而得到解除。
自恋
自然
某种自然秩序在人类存在中的缺位,可以最清晰地见于人类的性欲。弗洛伊德与拉康均认为,即便是性欲,这一可能看似在人类身上最接近于自然的意指,也完全是被捕获在文化秩序之中的;对人类而言,根本没有一种自然的性关系这样的事情。如此的一个结果便是,性倒错不可能通过参照支配着性欲的某种假设的自然性或生物性规范来加以界定。动物的本能是相对不变的,而人类的性欲则是由冲动来支配的,这些冲动皆是极其多变的,而且其目标也非某种生物学的功能。
需要
这种说法在时序的方面其实提出了一个结构的问题。事实上,情况并非是首先存在着一个纯粹需要的主体,然后这个主体才试图在语言中来表达那一需要,因为这一纯粹需要与其在要求中的表达之间的区分,仅仅从其表达出来的那一时刻开始才是存在的,在这一时间之前我们不可能确定原先的那一纯粹霝要到底是什么。一种前语言的需要的概念,因而便仅仅是一种假设,而这一纯粹需要的主体也只是一个神话的主体;即便是像饥饿这样的典型的需要,也从来都不是作为一种纯粹的生物学给定而存在的,而是由语言的结构所标记的。
神经症
拉康的疾病分类学便鉴别出了三种临床结构:神经症、精神病和性倒错,在这些结构中根本没有任何能够被称作正常的“心理健康”的位置。正常的结构,在古绝大多数人又的统计学的意义上,便是神经症,而“心理健康”则是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一种有关整体性的虚假的理想,因为主体在本质上是分裂的。
因而,虽然弗洛伊德把神经症视作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但是拉康则把神经症看作一种无法改变的结构。因此,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便不是神经症的根除,而是主体相对于神经症的位置的修改。
对象关系理论
尽管拉康派精神分析向来都被拿来与对象关系理论进行比较,因为这两个思想学派皆更加注重主体间性,然而拉康自己反复批判对象关系理论。他的批判大部分都集中于对象关系理论在主体与对象之间所设想的一种完整且完美的满足关系的可能性之上。拉康反对这样一种见解,他指出,对于人类而言,在“某种需要与满足此需要的那一对象”之间根本没有这样一种“预先建立的和谐”。拉康认为,此种谬误的根源即在于,在对象关系理论中,“对象首先是一种满足的对象”。换句话说,由于把对象定位于满足与需要的辖域,对象关系理论便将精神分析的对象混淆于生物学的对象,从而忽视了欲望的象征性维度。由此产生的一个可怕后果即在于由欲望的象征性构成而引起的那些特定的困难遭到了忽视,结果就导致“成熟的对象关系”与“生殖性爱”的理想被提出来作为治疗的日标。因而,对象关系就变成了一种“谵妄性的道德教化”的场所。
对象关系理论同样受到拉康批判的一个密切相关的方面,便在于它的重点从强调俄狄浦斯三角转向了强调母子关系,从而把后者构想为一种完全对称性的、互易性的关系。拉康的根本性关切之一,即在于重新强调父亲的重要性,以有别于对象关系理论对于母亲的强调,从而恢复俄狄浦斯三角对于精神分析而言的核心性。此种关切可以从拉康把对象关系理论视作一种对称性的二元关系的批评,以及他认为对象关系是涉及三个项而非两个项的一种主体间关系的见解中窥见一斑。
对象 a
不同于代表着某种根本的且不可化约的相异性的大他者,小他者是“根本不是另一个人的他者,因为它在本质上与自我配对,处在一种始终是自反性且可互换的关系之中”。因而,在 L 图式中,a 与 a’便不加区分地指代自我与相似者/镜像,而且明显是屆于想象秩序。
当拉康引人幻想的数元(S◇a)的时候,a 便开始被构想为欲望的对象。这是想象性的部分对象,即被想象为可分离于身体其余部分的一个元素。至此,拉康便在欲望的对象与镜像之间做出了区分,前者写作 a,而后者现在则被他用符号 i(a)来表示。
从 1963 年开始,对象 a 便渐渐获得了一些实在界的内涵,尽管它从未丧失其想象性的地位;拉康在 1973 年仍然说它是想象的。从此时起,a 便开始表示那种永远无法获得的对象,它其实是促成欲望的原因,而非欲望所趋向的对象;这就是为什么拉康现在把它称作欲望的“对象因”。对象 a 即把欲望调动起来的任何对象,尤其是界定冲动的那些部分对象。冲动并不试图抵达对象 a,而是环绕着它运转。对象 a 既是焦應的对象,又是最终不可化约的力比多储备。
对象 a 被定义为某种残留物、剩余物,即在实在界中引人象征界而残留下来的剩余。
拉康将其置于博洛米结的中心,处在三大秩序(实在界、象征界与想象界)全部相交的交界。
强迫型神经症
“我为何而存在?”强迫症患者的回答便是狂热地工作以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
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在生命的第三年出现,继而在第五年衰退,孩子在此时会放弃对于其父母的性欲望并转而认同于竞争者。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精神病理性结构皆可以追溯至俄狄浦斯情结中的某种故障,该情结因而便被冠名为“神经症的核心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中的关键作用因而便是父亲的功能,正是作为第三项的父亲,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二元关系转化成了一个三元结构。俄狄浦斯情结因而便完全是从想象秩序过渡到象征秩序的通路,“就其本身而言即象征关系的胜利”。过渡到象征界的这一通路需经由一种复杂的性别辦证法,这一事实便意味着主体无法不面对性别差异的问题而登陆象征秩序。
俄狄浦斯情结的第一“时间”是以母亲、孩子与阳具构成的想象三角形为特征的。拉康将此称作前俄狄浦斯三角。即在父亲的介入之前,母亲与孩子之间从来都没有一种纯粹的二元关系,而是始终存在着一个第三项——阳具,即母亲在孩子自身之外所欲望的一个想象的对象。拉康暗示到,想象性阳具作为第三项在想象三角形中的在场,即表明象征性父亲此时已经在起作用了(于是,在俄狄浦斯情结的第一“时间”上,孩子便会认识到自己与母亲两者皆被某种缺失所标记。母亲由缺失所标记,是因为她被看作不完整的;否则的话,她便不会有欲望。主体也同样由缺失所标记,是因为他并未完全满足母亲的欲望。在两种情况下,这一缺失的元素都是想象的阳具。母亲欲望着她所缺失的阳具,而(依照黑格尔的欲望理论)主体则试图变成她的欲望对象,他试图成为母亲的阳具并填补她的缺失。在此时刻上,母亲是全能的,而她的欲望即法则。虽然此种全能可能从一开始就被看作威胁性的,但是当孩子自身的性冲动开始表现出来(例如在幼儿手淫中)的时候,这样的威胁感便会受到强化。这一冲动的实在的突发状况,便会在先前诱惑性的想象三角形中引人一个焦虑的不和谐音符。孩子现在则面对着这样一种认识,即他无法仅仅以阳具的想象性假相来愚弄母亲的欲望——他还必须交出实在界中的某种东西。不过,孩子的实在性器官(无论男孩还是女孩)是令人无望地不足。面对着全能的母亲的欲望,这种不足与无能的感觉无法得到安抚,便会引起焦虑。唯有父亲在俄狄浦斯情结的后续时间上的介入,才能为此种焦虑提供一种实在的解决。
俄狄浦斯情结的第二“时间”是以想象性父亲的介入为特征的。父亲通过拒绝母亲享有阳具性对象并禁止主体享有母亲而把法则强加在母亲的欲望之上。拉康通常将此种介入称作对母亲的“阉割”,即便他也声称,严格地讲,这一运作并非阉割的运作,而是剥夺的运作。此种介入是由母亲的话语来作为中介的;换句话说,重要的不是让实在性父亲介入进来并强加法则,而是让这一法则在母亲的言行中被母亲自己遵守与尊重。主体现在便把父亲看作争夺母亲欲望的一个竞争者。
俄狄浦斯情结的第三“时间”是以实在性父亲的介入为标志的。通过展示他拥有阳具,既不交换也不给子阳具,实在的父亲便在让孩子不可能继续坚持试图成为母亲的阳具的意义上阉割了孩子;与实在的父亲竞争是没有用的,因为父亲总是会贏。由于认识到父亲“拥有”阳具,主体便从不得不“成为”阳具的这项不可能且激起焦虑的任务中被解救了出来。这便使主体得以认同父亲。在此种继发性(象征性)认同中,主体便超越了原发性(想象性)认同中所固有的侵凌性。拉康遵循弗洛伊德的观点指出,超我就是由对于父亲的这一俄狄浦斯式认同而构成的。
俄狄浦斯情结与临床结构
根据弗洛伊德把俄狄浦斯情结视作所有精神病理学之根源的观点,拉康将所有临床结构都联系于此一情结中的不同困境。因为俄狄浦斯情结是不可能完全解除的,所以也就不存在一种完全非病理性的位置。最接近这一位置的便是神经症的结构,神经症患者经历了俄狄浦斯情结的全部三个时间,倘若没有俄狄浦斯情结,也就根本没有神经症这样的事物。另一方面,精神病、性倒错与恐怖症则皆起因于“某种事物在俄狄浦斯情结中是基本不完全”的时候。
俄狄浦斯情结与性欲
正是主体使自己通过俄狄浦斯情结的特殊方式,同时决定着他会采取怎样的性别位置以及他会选择怎样的性欲对象。
在俄狄浦斯情结中,对于“享乐”的禁止因而便服务于隐藏此种“享乐”的不可能性;主体于是便执着于神经症的幻想,即若非因为法则的禁止、“享乐”便会是可能的。
尽管俄狄浦斯情结可以被视作从二元关系到三角结构的过渡,然而拉康指出该情结的更精确表现是从前俄狄浦斯三角(母亲一孩子一阳具)到俄狱浦斯四元组(母亲一孩子一父亲一阳具)的过渡。另一种可能是把俄狄浦斯情结看作从前俄狱浦斯三角(母亲一孩子一阳具)到俄狄浦斯三角(母亲一孩子一父亲)的过渡。
小他者/大他者
小他者并非那种作为实际他人的他者,而是自我的某种映射与投射(这就是为什么符号 a 可以在 L 图式中交替代表小他者与自我的原因所在)。他同时也是相似者与镜像,小他者因而便完全被铭写在想象秩序之中。
大他者则指代根本的相异性,此种他者性之所以会超越想象界的虚假相异性,是因为它无法经由认同而得到同化。拉康将此种根本相异性等同于语言和法则,因此大他者便被铭写在象征界的秋序之中。实际上,大他者即象征界,因为它对每个主体而言都是特殊化的。因而,大他者既是就其根本的相异性与不可同化的独一性而言的另一主体,又在与其他主体之间关系的象征秩序中作为中介。
通过指出言语并不源自自我,甚至也不源自主体,而是源自大他者,拉康便是在强调言语与语言皆超出了我们的有意识控制;它们皆来自意识之外的另一个地方,因此“无意识是大他者的话语”。通过把大他者构想为一个位置,拉康影射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位点概念,而无意识在此概念下被描述为“另一场景”。
母亲是第一个相对于孩子而占据大他者位置的人,因为正是她在接受孩子的那些原始的啼哭,并且回溯性地将它们认定为某种特殊的信息。当孩子发现这个大他者是不完整的,即在大他者中存在着某种缺失的时候,间割情结便会形成。换句话说,在由大他者所构成的能指宝库之中,始终都存在着一个丢失的能指。那种神话性的完整的大他者(在拉康的代数学中写作 A)是不存在的。因此,这一被阉割的、不完整的大他者便是“被划杠的大他者”。
部分对象
虽然“部分对象”这一术语最初是由克莱因派精神分析引人的,但是此一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卡尔•亚伯拉罕的著作并最终追湖至弗洛伊德。例如,当弗洛伊德声称部分冲动是导向诺奶乳房或类便这样的对象的时候,这些对象便明显都是部分对象。弗洛伊德也在其有关阉割情结的讨论(在阉割情结中,阴茎被想象为一个可分离的器官)及其有关恋物癖的讨论中暗示说阴茎是一个部分对象。
克莱因之所以把这些对象定义为部分对象,是因为它们仅仅是一个完整对象的部分,但拉康则采取了一种不同的见解。他认为,这些对象之所以是部分的,“并非是因为这些对象是一个整体对象即身体的部分,而是因为它们仅部分地代表者将它们产生出来的那一功能”。换句话说,在无意识中,只有这些对象的给子快乐的功能才会得到反映,而它们的生物学功能则是不被反映的。此外,拉康也指出,把身体的某些部分当作部分对象孤立出来的不是任何生物学的给定,而是语言的能指系统。
拉康指出,正如所有的冲动都是部分冲动,因此所有的对象也都必然是部分对象。
行动宣泄
拉康在行动搬演和行动宣泄这两个术语之间做了一个区分。虽然两者皆是对抗焦虑的最后手段,但是将某物行动搬演的主体仍然停留在场景之中,而行动宣泄则涉及完全退出到场景之外。行动搬演是发送给大他者的一则象征的信息,而行动宣泄则是从大他者遁人实在界维度的一次逃逸或飞跃。因而,行动宣泄便是离开象征网络的出口,是社会联结的消解。虽然根据拉康的说法,行动宣泄并不必然隐含着一种潜在的精神病,但是它的确会引起某种主体的消解,主体在片刻问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对象。
父性隐喻
这则隐喻涉及一个能指(父亲的名义)对另一能指(母亲的欲望)的替代。
父性隐喻因而指代了俄狄浦斯情结本身的隐喻性(即替代性)特征。它是所有意指皆赖以建立的根本性隐喻;出于这个原因,所有的意指皆是阳具性的。如果父亲的名义遭到排除(即在精神病中),那么便不会有任何的父性隐喻,也因此不会有任何的阳具意指。
性倒错
性倒错曾经被弗洛伊德定义为任何偏离异性恋生殖器性交规范的性行为模式。然而,这则定义因弗洛伊德自己的如下观点而问题化了,即凡是人类的性欲皆具有多形倒错性,其特征即在于缺乏任何预先给定的自然秩序。
拉康把性倒错定义为一种临床结构而非一种行为模式,从而克服了弗洛伊德理论当中的这一僵局。
什么是性倒错?它并不单纯是一种相对于社会标准的失常,一种不同于良好道德的异常,尽管也不乏这一层面,它也不是一种基于白然标准的非典型性,也就是说,它或多或少地背离了性交结合的繁殖结局。就其真正的结构而言,它是某种别的东西。
性倒错行为与性倒错结构之间的此种区分即意味着:虽然某些性行为与性倒错结构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是那些非倒错的主体也有可能会参与此类行为,而一个性倒错主体同样有可能从末参与过此类行为。此种区分同样意味着一种普遍主义的立场:鱼然社会谴责与违背“良好道德”可以是决定一种特殊行为是否具有倒错性的标准,但是这并非性倒错结构的本质。一个性倒错的结构,即便当那些与之联系的行为得到社会赞许的时候,它也仍旧是倒错性的。
冲动
在性倒错中,主体把自身认定为(他者)冲动/欲望的对象,即在他者欲望主体自身的过程中享乐。性倒错采取的是享乐意志的对象(即工具)的位置,这种享乐意志并非主体自身的意志,而是大他者的意志。主体从事其活动并非出自其自身的快乐,而是为了大他者的享乐。因此,在窥阴癖和暴露癖当中,主体把自身定位为视界冲动的对象;在受虐癖和施虐癖当中,主体把自身定位为祈灵冲动的对象。
性倒错可以沿着享乐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对于性倒错主体的精神分析治疗并不会把消除性倒错行为设定为目标。
阳具
阳具在俄狄浦斯情结与性别差异的理论中皆扮演着一个核心的角色。
阳具与俄狄浦斯情结
阳具是构成前俄狄浦斯期的想象三角形中的三个元素之一。它是在其他两个元素(即母亲与孩子)之问循环的一个想象性对象。母亲欲望着这个对象,而孩子则试图通过认同阳具或是认同阳具母亲来满足她的欲望。在俄狄浦斯情结中,作为第四项的父亲通过阉割孩子而介入这一想象三角形;也就是说,他使孩子不可能去认同想象的阳具。孩子于是便面临着接受其阉割(即接受自己无法成为母亲的阳具)还是拒绝其阉割的选择。
阳具与性别差异
拉康认为,每个孩子都必须放弃成为母亲阳具的可能性,而在这个意义上,男孩与女孩就都必须承抯起自己的阉割,这一“与阳具的关系……在不顾及两性解剖学差昇的情况下被建立起来的”。两性放弃对于想象性阳具的认同,便为与象征性阳具的关系铺平了道路,此种关系对两性而言是不同的;男人拥有象征性阳具(或者,更确切地说,“他并非没有拥有它”),但是女人则没有。这一点由于以下的事实而复杂化了,即男人只有在他承担自身阉割(放弃成为想象性阳具)的条件下,才有权获得象征性阳具;而女人的象征性阳具的缺失则同样是一种拥有。
至于阳具的地位是实在的、想象的还是象征的,拉康对于实在的阳具、想象的阳具以及象征的阳具皆有所论及:
实在的阳具
在小男孩的俄狄浦斯情结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恰怡是经由这一器官,他的性欲才得以在幼儿手淫中被感受到,实在界在想象的前俄狄浦斯三角中的此种侵人,便把这个三角形从某种令人快乐的东西转化成了某种激起焦虑的东西。在俄狄浦斯情结中被提出的问题,便是实在的阳具被定位在什么地方的问题:而该情结的解除所需要的回答则是,它被定位在实在的父亲身上。
想象的阳具
在拉康首度引人阴茎与阳具之间区分的时候,阳具便指的是一个想象的对象。此即“阴茎的形象”,阴茎被想象为可经由阉割而与身体分离开来的一个部分对象,也就是“阳具的形象”。想象的阳具在前俄狄浦斯期被孩子看作母亲欲望的对象,即她在孩子之外所欲望的东西,孩子因而便试图认同这一对象。俄狄浦斯情结与阉割情结皆涉及放弃这一成为想象性阳具的企图。
象征的阳具
虽然阉割情结与俄狄浦斯情结皆是围绕着想象的阳具而运转的,但是性别差昇的问题则是围绕着象征的阳具而运转的。阳具没有任何与之相对应的女性能指,“阳具是没有任何对应物或者等价物的一个象征符。它涉及的是能指中的某种不对称性”。男性与女性主体皆是经由象征性阳具而承担起自身的性别功能的。
与想象性阳具不同,象征性阳具是无法被否定的,因为在象征的层面,缺位就像在场一样也是一种肯定的实体。因而,哪怕是在某种意义上缺三象征性阳具的女人,也同样能够被说成是拥有它的,因为就象征界而言,没有它本身便是一种形式的拥有。反过来,男人则只有在首先承担起自身阉割功能的基础上,才可能承担起象征性阳具的功能。
拉康继而在 1961 年声称,象征的阳具即出现在大他者中能指的缺失的位置上的东西。它不是任何普通的能指,而是欲望本身的真实在场。在 1973 年,他又声称象征的阳具是“没有所指的能指”。
恐怖症
恐怖症与焦虑之间的差异:焦虑首先出现,而恐怖症则是通过聚焦于一个特定对象而把焦虑转化为恐惧的一种防御性构成。
拉康认为,小汉斯之所以会发展出怕马恐怖症,便是因为他的实在的父亲未能作为阉割的动因而介入进来,而作为阉割的动因则是实在的父亲在俄狄浦斯情结中应有的角色。当小汉斯开始在幼儿手淫中感受到其性欲的时候,前俄狄浦斯三角(母亲一孩子一想象的阳具)便从作为其享乐的源泉而转变成了某种在他身上激起焦虑的东西。实在的父亲的干预性介入本应通过向他施加象征性阉割而把小汉斯从此种焦虑中解救出来,但是由于此种千预性介入的缺位,小汉斯便被迫要在恐怖症中寻找某种替代。恐怖症的作用即在于利用一个想象的对象(马)来重新组织小汉斯的象征性世界,从而帮助他从想象秩序过渡到象征秩序。因而,恐怖症便远非一种纯粹消极的现象,相反,经由引人一个象征性的维度,恐怖症便使这一创伤性情境变成了可以思考乃至可以经受的东西,即便它只是一种暂时性的解决。
根据拉康的观点,恐怖症便不是同癔症与强迫型神经症处在同一水平上的一种临床结构,而是能够通往其中任何一者的一道关口,而且也与性倒错的结构具有某些关联。此种与性倒错的联系可见于物神与恐怖症对象之间的相似之处,两者皆是对于一个丟失的元素的象征性替代,而且两者也皆服务于结构化周围的世界。此外,恐怖症与性倒错也皆起因于从想象的前俄狄浦斯三角过渡至象征的俄狄浦斯四元组的困难。
前俄狄浦斯期
在拉康之前,前俄狄浦斯期通常都被表现为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二元关系,此种二元关系先于任何可能在其中作为中介的第三项而存在。然而,拉康则指出,这样的一种取径具有使此一概念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变得无法设想的缺点。精神分析仅仅处理的是结构,而结构则要求有至少三个项,因而被表现为一种纯粹二元关系的前俄狄浦斯期,便“无法从分析的角度来构想”。孩子从来都不是完全与母亲单独在一起的,因为始终存在着一个第三项。
因此,当拉康谈到前俄狄浦斯期的时候,他便不是将其呈现为一种二元关系,而是呈现为一种三角结构。在前俄狄浦斯三角中在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二元关系里作为中介的第三个元素,便是阳具,即在一系列交换中循环于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一个想象的对象。在 1957 一 1958 年度的研讨班上,拉康没有把这个想象三角形说成前俄狄浦斯期,而是将其称作俄狄浦斯情结的第一“时间”。
无论被描述为前俄狄浦斯期,还是被描述为俄狄浦斯情结本身中的一个时刻,母亲、孩子与阳具的想象三角形都出现在幼儿察觉到母亲身上有某种缺失的时候。幼儿认识到母亲并不完全满足于跟自己单独在一起,而是欲望着某种别的东西(即阳具)。于是,孩子便会试图成为母亲的阳具,这就使他卷人了一场充满引诱的诱恐性游戏,在其中孩子“从来都不真正存在于他所在之处,也从来都不完全缺席于他所不在之处”。在 1956—1957 年度的研讨班上,拉康分析了小汉斯的个案,他说明了这场游戏何以会让小汉斯感到暂时性的满足,并且还指出其中没有任何固有的东西可以终止这一前俄狄浦斯式的天堂。然而,在某一时刻上,某种别的东西介入了进来,从而将一个焦虑的不和谐音符引人了这场游戏。这种“别的东西”便是在幼儿手淫中表现出来的冲动的第一次搅动。实在的器官以这样的方式介入进来,便把想象三角形转变成了一场致命的游戏,这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孩子在其中完全是全能的饕餮母亲的独断欲望的牺牲品。只有通过父亲作为第四项的干预性介入,只有通过父亲基于象征性法则而正当地宣布自己对于阳具的占用,孩子才能够从这场致命的游戏中被解救出来。
拉康对于前俄狄浦斯期的兴趣,不仅在于它给俄狄浦斯情结铺路的作用,而目且还在于所有性倒错皆起源于此一时期的事实。性倒错始终都涉及在前俄狄浦斯三角中对于另一项的某种认同,无论认同的是母亲,还是想象的阳具(或者两者皆是,管如在恋物癖中)。
剥夺
剥夺被定义为一个象征性对象(象征性阳具)在实在界(现实)中的缺失。导致此种缺失的动因是想象的父亲。
弗洛伊德声称,阴茎嫉羨会一直持续至成年期,它既表现于女人想要在性交中享乐阴茎的欲望,又表现于女性想要拥有一个孩子的欲望(因为父亲未能给她提供一个孩子,女人便转向另一个男人作为替代)。拉康则指出,即便当女人拥有一个孩子的时候,这也并不等于是其剥夺感的终结。无论她拥有多少个孩子,她对阳具的欲望始终都是得不到满足的。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孩子便会觉察到母亲的此种基本不满足;他会认识到母亲的欲望指向了超越母亲与自己关系之外的某种东西——想象的阳具。于是,孩子便会试图通过认同想象的阳具来满足她的欲望。因此,对于母亲的剥夺便是把欲望辩证法第一次引人孩子的生活之中的原因。
实在界
象征界是根据诸如在场与缺位之间的此类对立而建立的,与此不同的是,“实在界中没有任何缺位”。在场与缺位之间的象征性对立即隐含了某种事物可能从象征秩序中丢失的永久可能性,而实在界则“总是在其位置上:它将其粘在自己的脚后跟上而携带着,无视可能将其放逐出那里的东西”。
实在界皆是作为外在于语言且无法同化于象征化的事物而出现的。它是“绝对抵制象征化的东西”,又或者说,实在界是“存留于象征化之外的事物的领域”。这一主题在拉康的其余著作中始终保持恒定,并且导致拉康把实在界联系于不可能性的概念。实在界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既不可能想象,也不可能整合进象征秩序,且不可能以任何方式而抵达。正是此种不可能性与抵制象征化的特性,给实在界赋子了其在本质上的创伤性特质。因而,在 1956—1957 年度的研讨班上对于小汉斯个案的解读中,拉康便发现有两个实在的元素阿人并扰乱了孩子想象性的前俄狄浦斯式和谐,即在幼儿手淫中开始被孩子感受到的实在的阴茎,以及新生的妹妹。
焦虑
以创伤的形式而呈现出来的,正是与这一实在的对象的错失的相遇。它是处在“[象征性的]自发之外”的机遇。
幻觉
当某种事物无法被整合进象征秩序,如同在精神病中那样,它便可能会以某种幻觉的形式而重新返回实在界之中。
不可知性/合乎理性
实在界是无法知道的、因为它既超越了想象界又超越了象征界,如同康德的自在之物那样,它是一个不可知的 x。另一方面,拉康又引用了黑格尔的说法,凡是实在的皆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皆是实在的,从而暗示它也是经得起运算与逻辑检验的。
回忆
治疔中的回忆涉及病人追溯其生活中的主人能指,或者换句话说,是“主体在其与未来的关系中对于自身历史的领域的实现”。凭借回忆,治疗便旨在“对于主体历史的完全重构”以及“主体对于自身历史的承担”。重要的不是以任何直觉性或经验性的方式来“重新体验”过去的构成性事件(这充其量只是回想,或者——甚至更糟——是行动搬演)。相反,重要的是分析者对其过去的重构,这里的关键词是“重构”。“与其说问题是在于铭记,不如说是在于重写历史。”
重复
弗洛伊德有关强制性重复该文中将其联系于死亡冲动的概念。弗洛伊德提出了某种基本的强制性重复的存在,以便说明某些临床资料,也就是,主体倾向于一而再、再而三地将自己暴露于那些令人痛苦的情境之下。精神分析的一项基本原则即在于,只有当某人遗忘了强迫性冲动的起源的时候,他才注定会去重复某件事情,而精神分析治疗因此便可以通过帮助病人进行回忆来打破这一重复的循环。
阻抗
弗洛傅德最初使用“阳抗”这一术语,以指代不情愿把那些被压抑的记忆恢复到意识状态。由于精神分析治疗恰好便涉及此种回忆,该术语很快就开始表示在治疗期间出现并打断治疗进展的所有那些障碍:“凡是干扰到工作进展的东西皆是某种阻抗。”
在拉康看来,阻抗的问题并不在于分析者的敌意,阻抗是结构性的,而且是分析的过程所固有的。归根结底,这是由于一种在结构上的“欲望与言语之间的不相容”。因此,阻抗便存在着永远无法被“克服”的某种不可缩减的水平,“在种种阻抗得到缩滅之后,仍然存在着某种可能是本质性的剩余”。阻抗的这一不可缩减的“剩余”之所以是“本质性”的,因为正是对于此种剩余的重视,把精神分析与暗示区分了开来。精神分析尊重病人抵制暗示的权利,而实际上也重视那样的阻抗,“当主体的阻抗是反对暗示的时候,它仅仅是一种想要维持主体欲望的欲望。就此而言,它便必须被放置在正性转移的等级上”。
阻抗的来源存在于自我之中:“在严格的意义上,主体的阻抗联系着自我的辖域,它是自我的一个效果。”因而,阳抗便属于想象秩序,而不属于主体的层面,“在被压抑的东西的那一面,在事物的无意识的那一面,是不存在任何阻抗的,有的只是一种重复的倾向”。这一点在 L 图式中得到了阐明,阻抗即阻断了大他者坚持的言说(即 A 一 S 轴)的想象轴 a—a'。自我的阻抗皆是想象的引诱,分析家必须警惕被其所蒙骗。因而,分析的目标水远都不能旨在“强化自我”,如同自我心理学所主张的,因为这样只会服务于增加阻抗。
场景
拉康也会用“场景”这一术语来指代想象性与象征性的剧场,这个剧场建立在实在界大厦(世界)的基础之上,主体在其中上演自己的幻想。幻想的场景是一个具有框架的虛拟空间,正如一幕戏剧的场景是以剧场中的舞台拱门为框架的,而世界则是位于框架之外的一个实在空间。场景的概念被拉康用来区分行动搬演与行动宣泄。前者仍然保持在场景内部,因为它仍旧被铭刻在象征秩序当中。然而,行动宣泄则是一个退出场景的出口,是从象征界到实在界的某种跨越,存在着一种对于对象(对象 a)的完全认同,且因此存在着对于主体的某种废除。幻想的场景也是性倒错中的一个重要的面向。性倒错者通常根据某种高度风格化的场景,并按照一个刻板的剧本上演自己的享乐。
性别差异
对拉康而言,男性特质与女性特质并非生物性的本质,而是象征性的位置,而且采取这两种位置的其中一种,对于主体性的建构来说也是根本性的,主体在本质上是一个性化的主体。“男人”与“女人”即代表着这两种主体性位置的能指。
无论在弗洛伊德还是在拉康看来,孩子起初都不知道性别差异,因此也无法采取某种性别位置。只有当孩子在阉割情结中发现性别差异的时候,他才能够开始占据某种性别位置。虽然弗洛伊德与拉康两人皆认为这一占据性别位置的过程与俄狄浦斯情结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他们在此种联系的确切本质上特有不同的意见。对弗洛伊德而言,主体的性别位置是由主体在俄狄浦斯情结中所认同的父母一方的性别来决定的。如果主体认同父亲,那么他便会占据一个男性的位置;而认同母亲则需要采纳一个女性的位置。然而,在拉康看来,俄狄浦斯情结始终涉及对于父亲的象征性认同,因此俄狄浦斯式的认同并不能决定性别位置。因而,根据拉康的观点,决定性别位置的便不是认同,而是主体与阳具的关系。
此种关系要么可能是一种“拥有”的关系,要么可能是一种“没有”的关系;男人们拥有象征性的阳具,而女人们则没有(或者,更确切地说,男人们“并非没有拥有它”。采取某种性别位置在根本上是一种象征性的行动,而两性之问的差异也只能在象征性的层面上来设想。
如果就其本身而言根本不存在任何象征符来表示男性一女性的对立,那么唯一理解性别差异的方式便是根据主动性一被动性的对立。这一两极性是男性一女性的对立得以在精神中得到表征的唯一方式,因为性欲的生物学功能(繁殖)是不被表征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要怎样做才显得是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的问题,是一场完全处在大他者领域中的戏剧,这也就是说,主体只能在象征层面上来实现其自身的性欲。
性别关系
在男性与女性的性别位置之间也没有任何互易性或者对称性,因为象征秩序在根本上是非对称性的,没有任何相应的能指,能够同样以男性性别得以象征化的方式来代表女人。只有一个能指,即阳具,规定着两性之间的关系。因而,没有任何象征符可以表示一种对称的性别关系:“性别关系是无法被书写的。”
男人与女人之间的那些关系也是永远不可能和谐的,“男人与女人之间的那种最赤裸的敌对性是永恒的”。爱情无非是一种幻象,旨在填补两性之间和谐关系的缺位。
那此性欲冲动并非导向一个“整体的人”而是导向各种部分对象。因此,性关系这样的事情便根本不存在于两个主体之间,而仅仅存在于一个主体与一个(部分)对象之间。对男人而言,对象 a 占据了错失的伴侣的位置,从而产生了幻想的数元($◇a);换句话说,对男人来说,女人并不作为一个实在的主体而存在,而是仅仅作为一个幻想的对象,作为男人欲望的原因而存在。
圣状
从把症状构想为可以通过参照“像一种语言那样结构的”无意识来解码的某种信息,到把它看作主体享乐的特殊形态的痕迹,这一转变在引入“圣状”这一术语时达到了巅峰。“圣状”因而指的是一种超越分析的能指性表述,它是免于象征界效力的一个享乐的内核。“圣状”非但不要求某种分析性的“消解”,它反而是通过提供一种独特的“享乐”组织而“允许我们得以活着”的东西。因而,在拉康有关分析结束的一则最终定义之中,分析的任务就变成了认同“圣状”。
镜像
存在着某些没有镜像的事物,它们是不“可镜化”的。这些事物包括:阳具、爱欲源区,以及对象 a。
言语
空洞言语不同于谎言。相反,相比于很多实话,谎言往往会更加充分地揭示出有关欲望的真理。因为“在欲望与言语之间存在着一种根本的不相容”,所以永远都不可能在言语中道出某人欲望的全部真理,“我总是在讲述真理,却并非全部的真理,因为我们无法讲出它的全部。讲出它的全部实质上是不可能的”。因而,充实言语便不是在言语中去道出有关主体欲望的全部真理,而是在某个特殊的时间上尽可能充分地去链接这一真理的言语。
言语是触及有关欲望的真理的唯一手段,“唯有言语才是打开那一真理之门的钥匙”。此外,精神分析理论宣称只有一种特殊的言语才能通向这一真理,即以自由联想而著称的一种不受意识控制的言语。
分裂
弗洛伊德谈到“自我的分裂”是在恋物癖与精神病中可观察到的一种过程,借由此种过程,针对现实的两种相互矛盾的态度得以在自我中并存,即接受与拒认的态度。拉康进一步阐发了“分裂”的概念,用它来指代主体性本身的一种普遍特征,而不是恋物癖或者精神病所姐有的一种过程,主体永远都只是从其自身中被割裂、被分裂并被异化的。分裂是不可化约的,是永远无法被治愈的,没有任何综合的可能性。
分裂的或割裂的主体是由杠所象征的,这道杠划掉了 S 从而产生了被画杠的主体:$。分裂表示了一种充分呈现的自我意识之理想的不可能性,主体永远都不会完全认识自己,而是始终会被切除出他自己的认识。因而,分裂便指明了无意识的在场,并且是一个能指的效果。主体是分裂的,恰恰因为他是一个言说的存在,因为言语把能述的主体与所述的主体割裂了开来。
结构
在 1950 年代中期,当拉康开始以借自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的术语来重新阐述他的思想的时候,“结构”这一术语便渐渐被越来越多地联系于索绪尔的语言模型。
,而正是这一系统的概念从此时起渐渐构成了“结构”这一术语在拉康著作中的核心意义。语言是结构的典范,而拉康的那句著名格言“无意识是像语言那样被结构的”因此便是同义反复的,因为“被结构”与“像语言那样”指的是同一回事。
此 3 种主要的临床结构共同构成了主体相对于大他者的所有三种可能的位置,因此,在精神分析治疗中所遇到的每个主体都可以被诊断为要么是神经症患者,要么是精神病患者,要么是性倒错者。每一种结构皆是经由一种不同的运作而得以区分的:神经症经由压抑(的运作,性倒错经由拒认的运作,而精神病则经由排除的运作。拉康遵循弗洁伊德的观点指出,精神分析治疗的经典方法(涉及自由联想与躺椅的使用)只适用于神经症主体与性倒错主体,而不适用于精神病患者。因而,当拉康派分析家们与精神病人一起工作的时候,他们会使用一种在实质上经过修改的治疗方法。
主体
在 1953 年,拉康在主体与自我之间做了一则区分,这一区分将始终是贯穿在他其余著作中的最基本的区分之一。自我隶属于想象秩序,而主体则隶属于象征界。因而,主体并不完全等同于一种有意识的能动感受,此种能功感受仅仅是由自我所产生的一种幻象,而是等同于无意识,拉康宣称,这一区分可以追溯至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写下《自我与它我》,是为了维持真正的无意识主体与自我之间的这一根本性区分,
升华
对于那些必须要另外以社会不可接受的形式(性倒错行为)或神经症性症状来梓放的过剩的性欲能量,升华使起着一种社会可接受的安全阀的作用。这样一种见解的逻辑结论即在于,全然的升华可能就意味着一切性倒错与一切神经症的终结。然而,在弗洛伊德有关升华的说明中仍然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
弗洛伊德的说明意味着性倒错的性欲作为冲动的一种直接满足的形式是可能的,而升华变得必要则只是因为这种直接的形式是遭到社会禁止的。然而,拉康拒绝此种零度满足的概念,他宣称性倒错并不仅仅是释放力比多的一种兽性的自然手段,而是相对于冲动的一种高度结构化关系,就其本身而言,这些冲动皆己然是语言性的而非生物性的力量。
弗洛伊德认为全然的升华对于某些特别有教养或者有文化的人来说或许是可能的,而拉康则指出“全然的升华对个体而言是不可能的”。
在弗洛伊德的说明中,升华涉及的是把冲动重新导向一种不同的(非性欲的)对象。然而,在拉康的说明中,改变的不是对象,而是对象在幻想结构中的位置。换句话说,升华涉及的不是把冲动导向一种不同的对象,丽是改变冲动己然被导向它的那一对象的本质,这是“对象在其本质上的改变”,此种改变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冲动“已然被能指的链接深深地标记了”。因而,一个对象的崇高品质便并非是由于这一对象本身的任何固有属性,而仅仅是由于这一对象在象征性的幻想结构中的位置的一种放果。更确切地说,升华把一个对象重新定位在了原物的位置上。拉康有关升华的公式因而是“它把一个对象抬升至……原物的高位”。
暗示
暗示包括了把病人导向某种理想或是某种道德价值的思想。与此相对,拉康则提醒分析家们注意,他们的任务是指导治疗,而非指导病人。拉康反对任何把精神分析当作一种带有社会影响的规范化过程的观念。
超我
超我的首要功能即在于压抑针对母亲的性欲望,以便消解俄狄浦斯情结。他遵循弗洛伊德的观点指出,超我产生自对于父亲的俄狄浦斯式认间,但是他也同样参考了梅兰妮·克莱因有关超我的一种古老形式是有其母性根源的论题。
他将超我定位于象征秩序,与自我的想象秋序相对立:“超我在本质上是被定位在言语的象征性层面之中的。”超我与法则具有一种密切的关系,但是此种关系是一种悖论性的关系。一方面,法则本身是一种象征性的结构,它规制着主体性并在此意义上防止着主体性的崩解。另一方面,超我的法则却具有某种“无意义的、盲日的特征,带有纯粹的律令性和简单的暴虐性”。因此,超我便同时既是法则又是对于法则的破坏。超我产生自对于法则的误解,产生自象征链条上的那些缺口,并且以扭曲法则的某种想象性的替代物来填补那些缺口;亦见拉康关于审查机制的一则几乎相同的评论:“审查机制始终都关系因为没有得到理解而在话语中被联系于法则的事物”—。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用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超我是一种命令式”。在 1962 年,拉康指出,这项命令无非就是康德式的绝对律令。它所涉及的特殊律令即“享乐吧!”这一命令,超我是大他者,因为正是大他者在命令主体去享乐。超我因而是享乐意志的表达,享乐意志并非主体自身的意志,而是采取了萨德式“至上的邪恶存在”的形式的大他者的意志。超我是一种“淫秽的、残忍的角色”,它会把“一种无意义的、毁灭性的、纯粹压迫性的、几乎总是反对法律的道德”强加在神经症主体的身上。超我与声音有关,且因而联系着祈灵冲动与施虐狂/受虐狂。
象征界
拉康并未简单地把象征秩序等同于语言。恰恰相反,除了其象征的维度之外,语言还涉及想象的维度与实在的维度。
象征界同样是拉康将其指称为大他者的那一根本相异性的领域。无意识即这个大他者的话语,且因丽完全属于象征秩序。象征界是在俄狄浦斯情结中对欲望进行调节的法则的领域。
此外,象征秩序也是死亡、缺佳与缺失的领域。象征界既是调节着与原物之间距离的快乐原则,同时又是借由重复而“超越快乐原则”的死亡冲动,事实上,“死亡冲动只是象征秩序的面具”。
严格地讲,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们便不可能去设想语言的起源,更不用说是那些先于语言而存在的事物,这就是为什么发展的问题是处在精神分析领域之外。
症状
症状被描述为一则信息。在 1961 年,拉康继续说症状是一则谜一般的信息,主体会认为它是来自实在界的一则晦涩难懂的信息,反而不会将其承认为是他自己的信息。
从 1962 年开始,在拉康的著作中便逐渐形成了一种脱离症状的语言学观念,而转向把症状看作无法得到解释的纯粹享乐的倾向。此种概念上的转变,在 1975 年随着“圣状”这一术语的引入而达到了巅峰。
转移
拉康认为,尽管转移常常会假借那些特别强烈的情感而表现出来,诸如爱与恨等,然而它并非是由这些情感所构成的,而是存在于一种主体问关系的结构。他坚持把转移的本质定位于象征界,而非想象界,尽管转移也明显具有一些强大的想象性放果。后来,拉康又评论说,如果说转移往往是在爱的外观下表现出来的,那么它所涉及的也首先是对于知识的爱。
在其本质上,我们认为有效的转移只不过就是言语的行动而已。每当某人以一种真诚且充分的方式对着另一个人言说的时候,便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转移,即象征性的转移发生了某种事情,从而改变了当下的两个存在的本质。
拉康又继续详细阐述了转移的象征性本质,他将其视同于强制性重复,即主体的象征性决定因素的坚持。这要与转移的想象性面向区分开来,即爱与侵凌性的情感反应。在转移的象征性面向与想象性面向之间的这一区分中,拉康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方式来理解转移在精神分析治疗中的悖论性功能,在其象征性的面向(重复),转移通过揭示出主体历史中的那些能指而有助于治疗的进展,而在其想象性的面向(爱与恨),转移则充当着某种阻抗。
互易感觉
互易感觉是由夏恪特·布勒首先发现的一种现象,它指的是经常在小孩子的行为中观察到的一种特殊的认同。例如,一个孩子可能打了另一个问龄孩子的左脸,然后摸着他自己的右脸,并且带着想象出来的痛苦而哭泣。对拉康而言,互易感觉阐明了在想象性认同中所固有的自我与小他者之间的混淆。这种(左右)颠倒便是镜子功能的进一步证据。互易感觉也明显存在于偏执狂当中,其中的政击与反吱击便被共同绑定“在一种绝对的等价之中”。
真理
在拉康的真理概念中,有着几个清晰且相定的基本观点:真理总是指涉有关欲望的真理,而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便是引导分析者去道出这一真理。真理并不等待以某种预先形成的充分状态而由分析家向分析者揭示出来,相反,它是在治疗本身的辩证运动中被逐渐建构出来的。
无意识
拉康指出,弗洛伊德的大多数追随者都严重误解了无意识的概念,他们将无意识化约为“仅仅是本能的所在地”。针对此种生物学的思维模式,拉康声称“无意识既非是原始性的,也非是本能性的”。它首先是语言性的,即“无意识是像一种语言那样被结构的”。
拉康指出无意识有如语言般被结构的原因,恰恰是在于“只有当它被阐述出来的时候,只有在其经由言语化而道出的那个部分之中,我们才能够最终把握无意识”。
拉康同样把无意识描述为一种话语:“无意识是大他者的话语。”这个谜一般的句子变成了拉康的最著名格言之一,我们可以用很多方式来对其加以理解。或许,最重要的意义即在于“我们应当在无意识中看到言语作用在主体上的那些效果”。更确切地说,无意识是能指作用在主体上的那些放果,因为能指恰恰就是受到压押并且在那些无意识的构形(症状、诙谐、过失行为、梦,等等)中返回的东西。
所有这些对于语言、言语、话语和能指的参照,皆明确地把无意识定位在了象征界的秩序当中。实际上,“无意识是作为象征界的某种功能而被结构化的”。无意识是象征秩序对于主体的决定性作用。无意识并非是内在的,恰恰相反,因为言语与语言皆是主体间的现象,所以无意识便是“超个人性”的,可以说,无意识是“外在”的。“象征界相对于人类而言的此种外在性,恰恰就是无意识的概念本身。”如果说无意识看似是内在的,那么这便是一种想象性的效果,此种效果不但阻碍了主体与大他者之间的关系,而且还颠倒了大他者的信息。尽管无意识尤其可见于那些无意识的构形,然而“无意识不会让我们的任何行为跳脱出它的领域之外”。无意识的法则,即那些有关重复和欲望的法则,就像结构本身一样是无所不在的。无意识是不可化约的,因此分析的目标便不可能是无意识的意识化。
女人
精神分析并不试图去描述什么是一个女人,那将会是它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一项任务,而是着手去询问她是如何生成的,即一个女人是如何从一个带有双性倾向的孩子发展而来的。“女人”这一措辞在此指涉的并非是某种生物性的本质,而是象征秩序中的一个位置,它是“女性位置”这一术语的同义词。此外,拉康还声称“就其本身而言,并不存在女人性别的任何象征化”,因为由阳具所提供的那个“极其盛行的符号”并没有任何女性的等价物。此种象征性的不对称,使迫使女人采取了跟男孩同样的道路来通过俄狄浦斯情结,即认同父亲。然而,这对女人而言是更加复杂的,因为她必须把一个异性成员的形象作为其认同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