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拉康:阅读你的症状》
《雅克•拉康:阅读你的症状》
2022-11-03
在要求与需要撕裂之处,欲望开始显现。
通过现代心理学,我们的痛苦可能减轻一些,但是我们失去了感受痛苦的能力,承受痛苦的美德。
认同一个人的最好证明就是做和他一样的事。
基础
能指是构成语言符号的形象和声音。
所指是各种概念、各种意象。
意指:经过拉康的改造之后,能指指向另外一个能指,所指只是能指的暂时性缝合。而能指+所指就会变成意指,意指(signification):一个永久性滑动的链条。于是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滑动的,能指带着一个意义奔向下一个能指(换喻,类似于“近义词”),但其意义(意指)却会经历“隐喻”后产生变动。
强迫性重复可以理解为对小时候形成的(亲密)关系的不断重复。
移情/反移情:依照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规则,躺椅上的受分析者可以⾃由地说出⾃⼰⼼中的⼀切,坐在躺椅背后的分析师只需默默地倾听。可在分析的进程中,受分析者的⾃由联想往往会因为移情的出现⽽受阻:他/她想象分析师必定能够洞晓其存在的秘密,他/她渴望从分析师那⾥得到应答,渴望分析师帮助他/她解开⾃⼰的存在之谜,他/她就是为了这些才⾛进会谈室的;可分析师的沉默以对让他/她感到⼀种挫折,于是他/她会接着以⾔语来回应这个沉默,有时甚⾄不惜发出谄媚的⾔语来讨好、引诱分析师做出回应;在分析师的⽅⾯,他也强烈地感受到了受分析者渴望从他这⾥得到应答的要求,如果他没有真正理解⾔语的功能,没有识破主体的⾔语的伪装,他便会落⼊陷阱,果真以权威和专家的⾝份去分析主体的话语以从中找出主体没有说出的东西,有时他还为此要求主体再次⾔说,要求主体说得更多⼀些。于此,在受分析者与分析师之间就形成了⼀种相互引发的想象性关系,受分析者为获得应答⽽对分析师发出的⾔语显然已经有了曲意迎合和⾃恋的标记,因此其意义是可疑的,就是说,他/她此时的⾔语是空洞的、虚妄的,是对主体的真理的遮蔽。
地图
主体间性的科学
无意识主体
主体是无意识的主体、分裂的主体。
主体的真相不在主体内部,而是在无法企及的“彼处”。
主体不是个体,但大多数数情况下可以等同。
主体是语言的产物,是一个把他性内置于自身的东西。
主体是在他者之中,且要通过他者而存在的主体。
主体的言说是通过语言为中介向他者言说。
他性是指内置于主体之中或主体之间的支配主体和主体间关系的力量。
主体间性是横亘在主体之间的一种关系结构,主体是由其自身存在结构中的他性界定的,这种他性就是主体间性。
这一结构对于主体来说是先行在场的。
主体是被结构的,关于主体的内容不是先验存在的,而是被写入的。
因为有他者先行嵌入主体,使得主体应然是分裂的主体。
他性作为异己的力量,使得主体的绽出不再可能,也使得主体间关系不再可能。
只要身处语言坏境,间性就已经嵌入于主体之中,单一自足的主体是不存在的。
“我”是“他人的他人”,“我”只有把他人当作一个主体,在这一时刻“我”才能获得主体的形式。
每个人都是通过他人来抵达真实的。
主体根本上是无意识的,无意识在“我”的面前是消隐不见的。
主体固然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的部分,但归根结底是无意识的。
要让主体穿越无意识的幻象,去直面无意识。
无意识是内在于主体的外在性,它不是本能或者欲望,相反它是被结构的。
无意识是像语言一样被结构的。
无意识是被主体的历史查禁的一章。
所谓主体的历史不是指个体经历,而是主体通过语言回溯性构建起来的某种“现实”。
主体的历史是被写在他处的,主体总是活在他者的阴影中。
主体的历史是被建构的,是被审查的,精神分析的任务就是找出无意识这个被封禁的一章。
无意识的这种断裂就像是“梦之脐”。
“梦之脐”就像一个中心,但你根本不知道这个中心里到底有什么。
“梦之脐”象征着主体出生时被切断的剩余,是未曾出生或未曾实现的东西。
无意识是某种失落的东西,是以不在场形式在场的东西。
无意识的断裂并不表明断裂之前有一个“一”存在,也不表明精神分析应当以“一”为前提去祛除这个断裂。相反,无意识的断裂本身就是那个先行存在的“一”,所谓的“一”只不过是主体的虚构,因为无意识经验里的“一”本质上是“分裂的‘一’”。
主体的无意识经验里总有一种神话式的失落,一种无法在时间上加以标记的缺失。
无意识是躲闪之物,在语言的断裂中闪现,难以捕捉。
“我”是通过在他者场域中,认同于他者而确立自身的主体性。
“我”在成为主体前就把一个异己的东西置于体内。
能指通过差异性原则构成能指链。
主体为了寻找真理而进行言说,但并不能抵达真理,真理总是在彼处。
真理是无意识内核,是决定主体症状,但又无法症状化的那个原始创伤。
精神分析的主体不是这种身心二元论的主体。拉康的主体是一种假的主体,被(结构出来的)无意识的主体,这种主体在拉康那里一开始是一种被符号化的过程所结构的。
言说主体
主体的言说之所以无法抵达他者,即人与人无法根本互相理解,或者说主体间性之所以不可能,一是因为想象(镜像)关系,二是因为语言的匮乏。
欲望主体
欲望是不可能被满足的,表现为欲望的再生产。
人的诞生标志着母子合一的神话状态的丧失,人的需要根本上是回到母子合一状态的需要。
然而,语言的介入,让 Needs 异化为 Demand。
乱伦禁忌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大法,称为父法。
由于语言的匮乏和父法的介入,让主体对母体无条件的爱的 Needs,象征化为 Demand,欲望从此出现。
Needs 和 Demand 的满足之间存在一条裂缝、一个剩余,这就是欲望。
Demand 的对象不再指向某个具体的对象,而是指向一个能指,即爱的要求的能指,从而导致了 Demand 的无条件性。
一方面,母体作为有欠缺的主体,注定不可能给主体无条件的爱;另一方面,父法有阉割威胁。两方面使得 Demand 对母体无条件的爱的渴望永远得不到满足,欲望即是 Needs 和 Demand 的分裂。
欲望不再是对某个具体对象的渴望,而是对一个不可能对象(即无条件的爱)的欲望。
欲望的本质是匮乏,欲望的主体即是匮乏的主体。
当主体将欲望锚定在某个具体对象(能指)上时,主体获得的只不过是欲望满足的幻象。
主体不停地寻找,这过程即是转喻机制在主体身上的运作。
欲望是一种转喻。
欲望的不可能性的原因除了欲望本身的匮乏(这是根本原因)之外,还有语言的介入(因为语言也是匮乏的),和他者欲望的介入。
一个欲望对象的缺失往往会引发另一个欲望对象的代替。
三界拓扑学
三界的发生不是先后的,而是拓扑的。
想象界
拉康表示,作为婴儿的人,在其出生前,到出生时,和出生后以及六个月的时候,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出生”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创伤性的。前者是一种“母子共同体”的状态,后者是一种“母子分离”,但是又“没有意识”的状态。
婴儿在镜像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会逐渐意识到这个主体并不是完美的,并且会想象出一个完美的主体形象。这个认识过程中,婴儿所想象的完美主体形象与自己真实主体之间的差别部分,拉康称之为对象 a。
“自我”其实是被“母亲”的目光虚构出来的,并且这种虚构、假象牢牢根植于婴儿的身体之中。因此,自恋等同于恋“母”。
对自我的保护其实是对他者目光下的自我的保护。
婴儿对镜像的欣悦认同体现了自我的自恋结构,这种认同称为镜像认同。
想象界是主体的自我与镜像、自我与他自我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结构,而这种关系其实是一种幻象。
自我的构成是通过对镜像的认同而构建起来的。
认同分为想象认同和象征认同,前者形成理想自我,后者形成自我理想。
想象认同又称自恋性认同,自我将力比多投注到自身。
自我的镜像认同实际上是一种误认,误认是指对被误认对象的某种知识的拒绝承认。
如果说镜像认同构建了自我同一性,那么这种误认则显示了这种自我同一性的虚幻性,即自我的异化。
对镜像的误认不仅造成了主体的异化,还引入了侵凌性的倾向。
镜像认同产生的理想自我的感觉,与现实自我的知觉的不可能一致性,导致主体对镜中理想自我的敌对,产生了一种又爱又恨的心理。
自恋和侵凌性实质上是一回事,同样,爱与恨也是同一枚银币的两面。自恋即是对自我镜像的又爱又恨。
人具有攻击性,表现为原始攻击和符号攻击,如学习知识。攻击性的投注是加深关系的手段。
想象认同就是自恋性的镜像认同,与真实的他者无关。
镜像他者与真实他者的不一致性必定导致主体的撕裂。
因为想象关系,主体间关系不再可能。“根本就没有主体间,只有‘想象间’”。
自恋从根本上是克服不了的,因为有主体的存在。
象征界
主体的心理和经验都是由一个预先存在的结构构建起来的。
进入语言秩序后,主体用言语(象征化)的行为来预期对象的在场的缺席。
主体进入语言秩序的时刻即是主体在象征界登记注册其欲望的时刻。
命名的本质是对物的在场的隐喻性替换,词语的在场是以物的不在场为代价的,是对物的谋杀。
象征化体现为对物的谋杀,物的死亡导致了主体欲望的永恒化。
主体通过象征性认同,认同了象征秩序(父法),主体获得了自我理想,称为社会性的存在,同时主体变成了被阉割的主体。
随着主体象征性认同的完成,主体进入象征界,被能指之网所捕获。
从精神分析来说,象征界是一种(死亡)驱力,是主体对欲望对象的坚持,导致了欲望的转喻性运作。“死亡”是指对母子合一状态的禁止。
实在界
所谓创伤是因为主体的回溯性构建才形成的,或者是主体想象他者凝视造成创伤。
实在界是一个悖论性的存在。
实在界根本上是一个“无”,是一个充实性的非存在,是一个不可能的可能性。
实在界只能在语言中现身,但却无法被语言所企及。
实在界是存在的创伤性内核,你可以看到创伤的裂痕,但触及不到创伤的原因。
实在界是主体内部的彼岸,主体总要回到那里,却又无法与之相遇。
从人类学角度看,实在界可看作是被压抑的原初欲望。实在界的原初功能就是它的被禁止。实在界处在中心位置只是因为它是被排除的。
对实在界的象征化是不可能完全的,但会留下一些剩余,一些“孔洞”,主体因为这不可象征化的剩余而坚持欲望着。
对实在界的象征化的剩余,是主体的欲望总要再来一次的原因,实在界总要回到相同的地方,总要在相同的地方出现的东西。
对实在界的象征化就是对“死亡”的象征化。
对实在界的象征化是对一个不在场的东西的象征化,这个东西是主体不可抵达的。或者说实在界是主体回溯性构建的结果。
与实在界的相遇对主体而言只能是一种偶然,一种“不幸的机遇”。与实在界的相遇只是一种错失的相遇。
梦中反复出现的东西只是实在界的面孔,它们只是告诉我们,实在界就在那里。
实在界的凝视实际上就是已然失落之物即对象 a 的凝视。
这一凝视在主体的符号性现实中是被忽略的、被拒认的,只有在梦中才会揭示它的存在,这一揭示让主体产生知觉与意识同一性的动摇。
实在界的凝视让主体看到自身欲望的空洞,把主体带入了焦虑,带到了主体的分裂。
承受痛苦,直面实在界。或者试图遗忘痛苦,不过这必然失败,因为创伤总会在某个时刻返回。因此,直面实在界是避免创伤的最好办法。
他者逻辑
无意识的形成
自我意识的确证需要另一个自我意识的承认。
小他者实际上是自我的一种投射,属于想象界,代表了理想自我。
镜像只是自我力比多投注出来的他者形象,现实中他人是否在场并不重要。
结构无意识的语言原则是能指的差异化运作。
能指在他者场域中出现,因此主体和主体的无意识是在他者场域中构成的。
他者也是主体言说的场所,主体的言说看似是对另一个主体的言说,实际上是对自己的无意识、他者场域在言说。因此主体间关系实际上是主体和他者的关系。
无意识之所以有类似语言的结构,是因为人浸泡在语言坏境中。
无意识即是他者的话语。
转喻和隐喻是无意识被语言地构成的逻辑。
转喻的表达式:
转喻的结构在主体的对象关系中建立了一种存在之缺失,能指的转换可理解为主体对欲望的坚持。
转喻表达式可读为能指间的联结的意指,相当于主体对欲望的坚持。
转喻使得隐喻的意义生产(不是产生)得以可能。
隐喻的表达式:
能指对能指的替代产生了某种创造性的意指效果。
隐喻是对能指链的横杠的穿越,是众多能指的意义的纽结。
主体及其命运就被绑在了能指之网中,成为转喻和隐喻在他者场域中能指游戏的牺牲品。
欲望是一种转喻,欲望的特征就是欲望对象无限延宕的过程,因此形成一个欲望链条,欲望和真理永不在场。
症状是一种隐喻,被压抑物以另样的形式返回,形成症状。
无论转喻还是隐喻,都表明了意义的不可抵达性。
隐喻只是意义碎片的灵光一闪,而非意义本身,从而导致主体无意识的断裂和“不连贯性”,体现为日常语言的意义滑脱。
父法
母子二元关系里,当 Needs 异化为 Demand 之后,孩子意识到母体也是不完满的,也是有欲望的,而这个欲望并不总是指向孩子自身。
为了弥补与母体的裂缝,孩子欲望成为母体欲望的东西,称为菲勒斯能指。
孩子意识到自己并不能完全满足母体的欲望,这让孩子在母体的欲望面前焦虑不已。
当孩子意识到母体欲望的是菲勒斯能指后,母子二元关系被想象菲勒斯介入。
主体通过回溯性构建出自己被阉割的想象。
母体作为象征秩序中的一员,已经把父法内化了,代行父法的禁令。
一个看似完满的父性形象,没有歇斯底里,总是神秘的。
迫于父法,孩子认同父法,标志着主体进入象征界,形成自我理想,标志着主体想象菲勒斯的匮乏,转而追求象征菲勒斯,从而进入欲望的转喻性链条。
对阉割的反应类型可分出三种主体结构:
- 压抑->神经症
- 排除->精神病
- 否认->倒错
他者凝视
触发主体进入象征界的东西不仅有象征界话语,还有象征界的凝视。
凝视是指“我”觉得有某个人在凝视我,凝视表明我在他人的凝视中发现了自己,“我”即是他人。
“我”只能从某一点去看,但在我的存在中,我却在四面八方被看。
想象界的凝视投射到自我上,造成自我完满性的幻觉。
象征界的凝视通过父法对主体的阉割效果,让主体的理想自我的幻觉受到质疑。
实在界的凝视让主体一瞥自身的匮乏。
主体企图用幻象掩盖创伤,代替性对象替换欲望对象,但视界驱力驱动主体,以满足其求原乐的意志,在一次次掩盖和替换中将主体引向根本性的匮乏。
穿越幻象就是要直面自己的欲望,直面实在界。
移情与爱
爱是主体以想象和自恋的方式完成理想自我的形成过程,自我把自身指向主体所欠缺的某个对象,爱即是主体自我的异化。
爱的对象在爱的主体那里总是呈现为一个对象 a,一个部分对象,它呈现为身体的某个部分,正是这些部分对象激起了主体的欲望。
爱的一方在被爱者那里看到的只不过是对方根本不曾拥有的幻想对象,而被爱者虽然知道自己有对方欲望的东西,但无法知道那是什么。
只有主体认识到自己的欲望对象只不过是依照他者欲望所构想出来的一个幻象时,才有可能穿越欲望的幻象。
爱本质具有自恋性的结构,爱他人其实是爱我们自己。
主体的任何一段亲密关系都是处在早期与母体关系的影响下,亲密关系的另一方都是在隐喻着主体的母体。
姐弟恋、兄妹恋。都是隐喻着乱伦。
把馈赠当作生命中的惊喜来接受。
我所爱之人的整个生命的存在都是我所关心的。
我关心你的处境,你的过去及未来。
你的存在和我的生命交织在一起。
性关系只是对象 a 等欲望在符号界的投影。
在两性的幻象中,主体不是在和另一个人发生关系,而是在和主体的创伤性的不可能性发生关系。
爱涉及一种想象性的互异性,因为爱本质上是希望被爱。
“爱杀死了欲望”,因为爱的基础是与所爱者融为一体的幻想,从而废除了促使欲望产生的差异性。
欲望理论
欲望主体本质上是一个歇斯底里的主体,主体的命运就是歇斯底里地质询、拷问他者。
对象 a 是永远失落之物,是被剥夺了的菲勒斯能指,是主体欲望的原因,是彻底的匮乏。
对象 a 是召唤主体去欲望与之相遇,但又总是失之交臂的对象,这种错失的相遇引发了主体的焦虑。
原初失落对象也是主体通过回溯性构建起来的产物。
对象 a 无法被完全象征化,是象征化的剩余,处在语言的彼岸,留在实在界,以不在场的形式在场。
作为对象 a 的“对象”的形态:乳房、粪便、凝视、声音。
原乐
原乐是维系主体欲望的东西,因为它是对为欲望而欲望的过程的享受,这一享受使主体在满足的缺席中持续欲望着。
主体享受着不断欲望的过程,并从中获得一种快感、一种原乐。
所谓的“善”本质上是力比多的经济学运作,是主体为满足自身而在象征界设定的一种商品交换。
欲望的满足不能在幸福中寻找,也不能在功利主义伦理学中寻找,而只能在超越于幸福和善之外的原乐中去寻找。
快感原则通过生产出许多能指,让主体和对象 a 保持距离,调节心理机制的张力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快感原则充当着父法的功能。
如果说传统伦理学对幸福和善的追求是出于一种快感原则,那么原乐就是去超越快感原则,僭越父法的禁忌。
原乐的一个本质方面在于僭越性,被禁止了的欲望才有了一种求原乐的意志。
就欲望的层面来说,原乐在欠缺的幻影中辨认出自身。
就驱力的层面来说,驱力使主体不断欲望,企图将禁止了的原乐召回到主体面前。
就法的层面来说,原乐的快感在于僭越禁令。
原乐就是驱力的满足,驱力把欲望引向满足之外的彼处,在这一过程中原乐出现了。
康德同萨德
康德为道德律令设定了一种无内容的纯形式:真正的道德作为只关涉“应该”而不关涉“对象”。
康德的道德律令的无条件性在于对欲望对象的排除,萨德的追求极度快感的无条件性在于对对象的无情占有。两者都关涉着对对象的冷酷。
如同康德把道德律令抽象为一种无条件的纯形式的法则一样,萨德的原乐原则也是这样一种法则,只不过其遵循的是一种自然律令。
如同康德在其纯形式的律令中剔除了主体对对象的欲望一样,萨德的原乐意志也把对对象的考虑排除在外。
如同康德的道德律令根本上是满足大他者的欲望一样,萨德的原乐原则也是基于一个大他者的意志,即大自然的意志。
萨德的原乐追求中,发出绝对律令的他者是一个淫秽的他者,萨德式的原乐是一种他者的原乐。
萨德以一种倒错的姿态暴露了“上帝”或“大自然”这个绝对他者的倒错或享乐。
他者的原乐
所谓“他者原乐”,可以是主体对他者的享用,是主体无法穿透而只能以想象来假定的他者享乐。
由于能指的介入,以及这一介入的不完全,身体分裂为能能指化的身体和不可能能指化的身体,因此主体获得了菲勒斯原乐和他者原乐。
在爱的关系中,主体想象被爱者享有他者原乐,然而在爱的主体的视角里被爱者作为对象 a 是无法被象征化的剩余,是一个失败的象征,是主体因快感的不足(即焦虑)而幻想出来的。他者原乐是一种不可能的享乐。
只有一种享乐,即菲勒斯原乐,而所谓的他者原乐只是因为能指的无能而被主体想象出来的,它处在菲勒斯享乐的彼岸,主体只能在菲勒斯享乐的不足中去想象它的存在。
女性不存在
性别差异不是生理差异,但两者之间也不是毫无关联(理应没有关联的)。
以解剖学差异界定性别和以社会文化界定性别都是本质主义的。性别差异根本上是性化位置的差异。
在拉康的性化公式里,所有男性都是被阉割的,只有一个男性例外,而这个男性是象征性的。男性共同体是靠一个象征的、完满未被阉割的男性所支撑的。男性总是作为一个整体被认知的,因为他们都被菲勒斯法则所阉割。
而并非所有的女性都是被阉割的,所以女性可以不受菲勒斯法则所约束。女性可以遵守菲勒斯法则,也可以不遵守。
对于两性的性化位置,只有一个能指,即菲勒斯能指,女性因其存在的实在性欠缺又使得菲勒斯能指不能涵盖其全部,她的原乐总是超过(?)菲勒斯原乐。
菲勒斯是在场的,而阴具是不在场的。所以菲勒斯总是意味着某个东西的在场,意味着能填补某些缺失,意味着一种完满的东西。
菲勒斯原乐是一种障碍,男性无法尽情享用女性的身体,因为他只能享受到器官的享乐。
2023-12-19
认同一个人的最好证明就是做和他一样的事。
基础
意指:经过拉康的改造之后,能指指向另外一个能指,所指只是能指的暂时性缝合。而能指+所指就会变成意指,意指(signification):一个永久性滑动的链条。于是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滑动的,能指带着一个意义奔向下一个能指(换喻,类似于“近义词”),但其意义(意指)却会经历“隐喻”后产生变动。
强迫性重复可以理解为对小时候形成的(亲密)关系的不断重复。
移情/反移情:依照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规则,躺椅上的受分析者可以⾃由地说出⾃⼰⼼中的⼀切,坐在躺椅背后的分析师只需默默地倾听。可在分析的进程中,受分析者的⾃由联想往往会因为移情的出现⽽受阻:他/她想象分析师必定能够洞晓其存在的秘密,他/她渴望从分析师那⾥得到应答,渴望分析师帮助他/她解开⾃⼰的存在之谜,他/她就是为了这些才⾛进会谈室的;可分析师的沉默以对让他/她感到⼀种挫折,于是他/她会接着以⾔语来回应这个沉默,有时甚⾄不惜发出谄媚的⾔语来讨好、引诱分析师做出回应;在分析师的⽅⾯,他也强烈地感受到了受分析者渴望从他这⾥得到应答的要求,如果他没有真正理解⾔语的功能,没有识破主体的⾔语的伪装,他便会落⼊陷阱,果真以权威和专家的⾝份去分析主体的话语以从中找出主体没有说出的东西,有时他还为此要求主体再次⾔说,要求主体说得更多⼀些。于此,在受分析者与分析师之间就形成了⼀种相互引发的想象性关系,受分析者为获得应答⽽对分析师发出的⾔语显然已经有了曲意迎合和⾃恋的标记,因此其意义是可疑的,就是说,他/她此时的⾔语是空洞的、虚妄的,是对主体的真理的遮蔽。
地图
主体间性的科学
无意识主体
主体的真相不在主体内部,而是在无法企及的“彼处”。
主体不是个体,但大多数数情况下可以等同。
主体是语言的产物,是一个把他性内置于自身的东西。
主体的言说是通过语言为中介向他者言说。
他性是指内置于主体之中或主体之间的支配主体和主体间关系的力量。
主体间性是横亘在主体之间的一种关系结构,主体是由其自身存在结构中的他性界定的,这种他性就是主体间性。
这一结构对于主体来说是先行在场的。
主体是被结构的,关于主体的内容不是先验存在的,而是被写入的。
因为有他者先行嵌入主体,使得主体应然是分裂的主体。
他性作为异己的力量,使得主体的绽出不再可能,也使得主体间关系不再可能。
只要身处语言坏境,间性就已经嵌入于主体之中,单一自足的主体是不存在的。
“我”是“他人的他人”,“我”只有把他人当作一个主体,在这一时刻“我”才能获得主体的形式。
每个人都是通过他人来抵达真实的。
主体根本上是无意识的,无意识在“我”的面前是消隐不见的。
主体固然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的部分,但归根结底是无意识的。
要让主体穿越无意识的幻象,去直面无意识。
无意识是内在于主体的外在性,它不是本能或者欲望,相反它是被结构的。
无意识是像语言一样被结构的。
无意识是被主体的历史查禁的一章。
所谓主体的历史不是指个体经历,而是主体通过语言回溯性构建起来的某种“现实”。
主体的历史是被写在他处的,主体总是活在他者的阴影中。
无意识的这种断裂就像是“梦之脐”。
“梦之脐”就像一个中心,但你根本不知道这个中心里到底有什么。
“梦之脐”象征着主体出生时被切断的剩余,是未曾出生或未曾实现的东西。
无意识是某种失落的东西,是以不在场形式在场的东西。
无意识的断裂并不表明断裂之前有一个“一”存在,也不表明精神分析应当以“一”为前提去祛除这个断裂。相反,无意识的断裂本身就是那个先行存在的“一”,所谓的“一”只不过是主体的虚构,因为无意识经验里的“一”本质上是“分裂的‘一’”。
主体的无意识经验里总有一种神话式的失落,一种无法在时间上加以标记的缺失。
无意识是躲闪之物,在语言的断裂中闪现,难以捕捉。
“我”是通过在他者场域中,认同于他者而确立自身的主体性。
“我”在成为主体前就把一个异己的东西置于体内。
主体为了寻找真理而进行言说,但并不能抵达真理,真理总是在彼处。
真理是无意识内核,是决定主体症状,但又无法症状化的那个原始创伤。
精神分析的主体不是这种身心二元论的主体。拉康的主体是一种假的主体,被(结构出来的)无意识的主体,这种主体在拉康那里一开始是一种被符号化的过程所结构的。
言说主体
主体的言说之所以无法抵达他者,即人与人无法根本互相理解,或者说主体间性之所以不可能,一是因为想象(镜像)关系,二是因为语言的匮乏。
欲望主体
然而,语言的介入,让 Needs 异化为 Demand。
乱伦禁忌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大法,称为父法。
由于语言的匮乏和父法的介入,让主体对母体无条件的爱的 Needs,象征化为 Demand,欲望从此出现。
Needs 和 Demand 的满足之间存在一条裂缝、一个剩余,这就是欲望。
Demand 的对象不再指向某个具体的对象,而是指向一个能指,即爱的要求的能指,从而导致了 Demand 的无条件性。
一方面,母体作为有欠缺的主体,注定不可能给主体无条件的爱;另一方面,父法有阉割威胁。两方面使得 Demand 对母体无条件的爱的渴望永远得不到满足,欲望即是 Needs 和 Demand 的分裂。
欲望不再是对某个具体对象的渴望,而是对一个不可能对象(即无条件的爱)的欲望。
欲望的本质是匮乏,欲望的主体即是匮乏的主体。
主体不停地寻找,这过程即是转喻机制在主体身上的运作。
欲望的不可能性的原因除了欲望本身的匮乏(这是根本原因)之外,还有语言的介入(因为语言也是匮乏的),和他者欲望的介入。
一个欲望对象的缺失往往会引发另一个欲望对象的代替。
三界拓扑学
想象界
镜像他者与真实他者的不一致性必定导致主体的撕裂。
自恋从根本上是克服不了的,因为有主体的存在。
象征界
主体的心理和经验都是由一个预先存在的结构构建起来的。
从精神分析来说,象征界是一种(死亡)驱力,是主体对欲望对象的坚持,导致了欲望的转喻性运作。“死亡”是指对母子合一状态的禁止。
实在界
实在界是存在的创伤性内核,你可以看到创伤的裂痕,但触及不到创伤的原因。
实在界是主体内部的彼岸,主体总要回到那里,却又无法与之相遇。
从人类学角度看,实在界可看作是被压抑的原初欲望。实在界的原初功能就是它的被禁止。实在界处在中心位置只是因为它是被排除的。
对实在界的象征化是不可能完全的,但会留下一些剩余,一些“孔洞”,主体因为这不可象征化的剩余而坚持欲望着。
对实在界的象征化的剩余,是主体的欲望总要再来一次的原因,实在界总要回到相同的地方,总要在相同的地方出现的东西。
对实在界的象征化就是对“死亡”的象征化。
对实在界的象征化是对一个不在场的东西的象征化,这个东西是主体不可抵达的。或者说实在界是主体回溯性构建的结果。
与实在界的相遇对主体而言只能是一种偶然,一种“不幸的机遇”。与实在界的相遇只是一种错失的相遇。
梦中反复出现的东西只是实在界的面孔,它们只是告诉我们,实在界就在那里。
实在界的凝视实际上就是已然失落之物即对象 a 的凝视。
这一凝视在主体的符号性现实中是被忽略的、被拒认的,只有在梦中才会揭示它的存在,这一揭示让主体产生知觉与意识同一性的动摇。
实在界的凝视让主体看到自身欲望的空洞,把主体带入了焦虑,带到了主体的分裂。
承受痛苦,直面实在界。或者试图遗忘痛苦,不过这必然失败,因为创伤总会在某个时刻返回。因此,直面实在界是避免创伤的最好办法。
他者逻辑
无意识的形成
能指在他者场域中出现,因此主体和主体的无意识是在他者场域中构成的。
他者也是主体言说的场所,主体的言说看似是对另一个主体的言说,实际上是对自己的无意识、他者场域在言说。因此主体间关系实际上是主体和他者的关系。
无意识之所以有类似语言的结构,是因为人浸泡在语言坏境中。
无意识即是他者的话语。
转喻和隐喻是无意识被语言地构成的逻辑。
转喻的表达式:
转喻的结构在主体的对象关系中建立了一种存在之缺失,能指的转换可理解为主体对欲望的坚持。
转喻表达式可读为能指间的联结的意指,相当于主体对欲望的坚持。
转喻使得隐喻的意义生产(不是产生)得以可能。
隐喻的表达式:
能指对能指的替代产生了某种创造性的意指效果。
隐喻是对能指链的横杠的穿越,是众多能指的意义的纽结。
主体及其命运就被绑在了能指之网中,成为转喻和隐喻在他者场域中能指游戏的牺牲品。
欲望是一种转喻,欲望的特征就是欲望对象无限延宕的过程,因此形成一个欲望链条,欲望和真理永不在场。
症状是一种隐喻,被压抑物以另样的形式返回,形成症状。
无论转喻还是隐喻,都表明了意义的不可抵达性。
隐喻只是意义碎片的灵光一闪,而非意义本身,从而导致主体无意识的断裂和“不连贯性”,体现为日常语言的意义滑脱。
父法
母子二元关系里,当 Needs 异化为 Demand 之后,孩子意识到母体也是不完满的,也是有欲望的,而这个欲望并不总是指向孩子自身。
主体通过回溯性构建出自己被阉割的想象。
一个看似完满的父性形象,没有歇斯底里,总是神秘的。
他者凝视
触发主体进入象征界的东西不仅有象征界话语,还有象征界的凝视。
凝视是指“我”觉得有某个人在凝视我,凝视表明我在他人的凝视中发现了自己,“我”即是他人。
“我”只能从某一点去看,但在我的存在中,我却在四面八方被看。
想象界的凝视投射到自我上,造成自我完满性的幻觉。
象征界的凝视通过父法对主体的阉割效果,让主体的理想自我的幻觉受到质疑。
实在界的凝视让主体一瞥自身的匮乏。
主体企图用幻象掩盖创伤,代替性对象替换欲望对象,但视界驱力驱动主体,以满足其求原乐的意志,在一次次掩盖和替换中将主体引向根本性的匮乏。
穿越幻象就是要直面自己的欲望,直面实在界。
移情与爱
自我把自身指向主体所欠缺的某个对象,爱即是主体自我的异化。
爱的一方在被爱者那里看到的只不过是对方根本不曾拥有的幻想对象,而被爱者虽然知道自己有对方欲望的东西,但无法知道那是什么。
把馈赠当作生命中的惊喜来接受。
我所爱之人的整个生命的存在都是我所关心的。
我关心你的处境,你的过去及未来。
你的存在和我的生命交织在一起。
在两性的幻象中,主体不是在和另一个人发生关系,而是在和主体的创伤性的不可能性发生关系。
爱涉及一种想象性的互异性,因为爱本质上是希望被爱。
“爱杀死了欲望”,因为爱的基础是与所爱者融为一体的幻想,从而废除了促使欲望产生的差异性。
欲望理论
欲望主体本质上是一个歇斯底里的主体,主体的命运就是歇斯底里地质询、拷问他者。
对象 a 是永远失落之物,是被剥夺了的菲勒斯能指,是主体欲望的原因,是彻底的匮乏。
对象 a 是召唤主体去欲望与之相遇,但又总是失之交臂的对象,这种错失的相遇引发了主体的焦虑。
原初失落对象也是主体通过回溯性构建起来的产物。
对象 a 无法被完全象征化,是象征化的剩余,处在语言的彼岸,留在实在界,以不在场的形式在场。
作为对象 a 的“对象”的形态:乳房、粪便、凝视、声音。
原乐
原乐是维系主体欲望的东西,因为它是对为欲望而欲望的过程的享受,这一享受使主体在满足的缺席中持续欲望着。
主体享受着不断欲望的过程,并从中获得一种快感、一种原乐。
所谓的“善”本质上是力比多的经济学运作,是主体为满足自身而在象征界设定的一种商品交换。
欲望的满足不能在幸福中寻找,也不能在功利主义伦理学中寻找,而只能在超越于幸福和善之外的原乐中去寻找。
快感原则通过生产出许多能指,让主体和对象 a 保持距离,调节心理机制的张力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快感原则充当着父法的功能。
如果说传统伦理学对幸福和善的追求是出于一种快感原则,那么原乐就是去超越快感原则,僭越父法的禁忌。
原乐的一个本质方面在于僭越性,被禁止了的欲望才有了一种求原乐的意志。
就欲望的层面来说,原乐在欠缺的幻影中辨认出自身。
就驱力的层面来说,驱力使主体不断欲望,企图将禁止了的原乐召回到主体面前。
就法的层面来说,原乐的快感在于僭越禁令。
原乐就是驱力的满足,驱力把欲望引向满足之外的彼处,在这一过程中原乐出现了。
康德同萨德
康德为道德律令设定了一种无内容的纯形式:真正的道德作为只关涉“应该”而不关涉“对象”。
康德的道德律令的无条件性在于对欲望对象的排除,萨德的追求极度快感的无条件性在于对对象的无情占有。两者都关涉着对对象的冷酷。
如同康德把道德律令抽象为一种无条件的纯形式的法则一样,萨德的原乐原则也是这样一种法则,只不过其遵循的是一种自然律令。
如同康德在其纯形式的律令中剔除了主体对对象的欲望一样,萨德的原乐意志也把对对象的考虑排除在外。
如同康德的道德律令根本上是满足大他者的欲望一样,萨德的原乐原则也是基于一个大他者的意志,即大自然的意志。
萨德的原乐追求中,发出绝对律令的他者是一个淫秽的他者,萨德式的原乐是一种他者的原乐。
萨德以一种倒错的姿态暴露了“上帝”或“大自然”这个绝对他者的倒错或享乐。
他者的原乐
所谓“他者原乐”,可以是主体对他者的享用,是主体无法穿透而只能以想象来假定的他者享乐。
由于能指的介入,以及这一介入的不完全,身体分裂为能能指化的身体和不可能能指化的身体,因此主体获得了菲勒斯原乐和他者原乐。
在爱的关系中,主体想象被爱者享有他者原乐,然而在爱的主体的视角里被爱者作为对象 a 是无法被象征化的剩余,是一个失败的象征,是主体因快感的不足(即焦虑)而幻想出来的。他者原乐是一种不可能的享乐。
只有一种享乐,即菲勒斯原乐,而所谓的他者原乐只是因为能指的无能而被主体想象出来的,它处在菲勒斯享乐的彼岸,主体只能在菲勒斯享乐的不足中去想象它的存在。
女性不存在
性别差异不是生理差异,但两者之间也不是毫无关联(理应没有关联的)。
以解剖学差异界定性别和以社会文化界定性别都是本质主义的。性别差异根本上是性化位置的差异。
在拉康的性化公式里,所有男性都是被阉割的,只有一个男性例外,而这个男性是象征性的。男性共同体是靠一个象征的、完满未被阉割的男性所支撑的。男性总是作为一个整体被认知的,因为他们都被菲勒斯法则所阉割。
而并非所有的女性都是被阉割的,所以女性可以不受菲勒斯法则所约束。女性可以遵守菲勒斯法则,也可以不遵守。
对于两性的性化位置,只有一个能指,即菲勒斯能指,女性因其存在的实在性欠缺又使得菲勒斯能指不能涵盖其全部,她的原乐总是超过(?)菲勒斯原乐。
菲勒斯是在场的,而阴具是不在场的。所以菲勒斯总是意味着某个东西的在场,意味着能填补某些缺失,意味着一种完满的东西。
菲勒斯原乐是一种障碍,男性无法尽情享用女性的身体,因为他只能享受到器官的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