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式精神分析——爱梅个案
1932 年 4 月 1 日晚,巴黎圣乔治剧院发生了一起刺杀事件。一名女子刺伤了女明星盖特·迪弗洛斯。事后发现,这名女刺客与被刺者之间并无私人恩怨,因此她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这个行凶者就是拉康所讨论的“爱梅个案”里的主角(匿名),拉康通过这个案例构建了一个关于妄想症的理论框架。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爱梅会去袭击那位女明星呢?
受虐倾向
爱梅的早期生活充满了坎坷,受到多次拒绝、伤害等事件,这让她习得
了一种受虐倾向
。
根据精神分析的观点,潜意识会让个体在不知不觉间重现这种受虐经历。
理想形象
爱梅与被刺者并没有直接认识,而是通过恋人知道了当时的女明星盖特·迪弗洛斯。盖特·迪弗洛斯过着奢华优雅的生活,这个美好形象开始在爱梅心里生根发芽。
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投射性认同
,即个体将自己的情感、欲望或特质投射到他人身上。
爱梅的袭击行为可能源于她对理想形象的极端执着和心理上的受虐倾向。她将自己的理想形象投射到那位女明星身上,这投射程度病态到让她产生了妄想症
。通过袭击女明星,她在想象层面实现了一种自我印证。
自我认同
自我
的概念确实可以被看作是内在欲望与外部投射之间复杂互动的结果。在拉康的理论中,个人的自我不仅仅是由内部欲望驱动的,还包括了外部世界如何被个体投射和感知。内在的肉身欲望主体和外部的投射性肉身共同构建了一个复杂的幻想结构。
偶像崇拜和追星现象正是这种外部心理结构的一个典型例子。人们通过投射自己的幻想和欲望到明星身上,不仅得到了情感和心理上的满足,还借助明星来构建和确认他们的自我认同。
当偶像受到攻击时,粉丝的反应可以看作是对自身心理结构的威胁的反应,他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对偶像的威胁,更是对自身认同和幻想结构的威胁。这种情感和心理机制,使得粉丝们会以极大的热情和投入来保护他们的偶像。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理想自我”是一个超越于超我的部分,是个体对完美自我的幻想和追求。这一部分可以被看作是对外部心理结构的最初描述。通过投射这些理想化的自我形象到一个外部对象身上,个体能够在心理上确认和强化自己的身份和价值。
客体关系
在客体关系的观点里,主体永远追寻一个完满的二元关系
。主体通过镜像
在想象维度实现二元关系,通过语言
在象征维度实现二元关系。
在更深层次上,主体是被异化
着的,主体即是他者
。
主体的自我认同一般都具有想象
层面的维度,而爱梅更加病态地发展出了妄想症,甚至更进一步地,实施了极端的现实攻击行为。
结论
人的同一性不仅仅局限于生物性的边界,而是可以扩展到包括外部的各种元素。
主体已然不是其自身,而是一个他者。